A. 2017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多不多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刷新中國樓市記錄。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百強房企的業績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祥生地產以超過200%的業績增長率「加冕」增速最快的開發商。「2017年祥生總銷售金額達619.6億元,僅用3年就將銷售額從100億元大幅提高到600多億元。」祥生控股集團總裁趙紅衛說。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相信2018: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分析稱,「2017年三線及以下城市樓市成交量在全國銷售總量中佔比超過60%。因此,掘金三四線樓市是百強房企2017年的重要議題,多數開發商重點布局的是一線城市需求外溢的三四線城市,以及有特色小鎮概念支撐的三四線城市。三四線樓市成交火爆成就了標桿房企的靚麗業績。」
「不少開發商認為三四線城市風險大,趁著一輪行情『割韭菜』,這是對城鎮化的片面理解;還有些開發商認為庫存高的城市沒活力,地價貴於房價就認為未來房價還會漲,仍對住宅產品的迭代存在惰性。」祥生集團副總裁陳弘倪認為,開發商應從「造好房子」轉型為「造好生活」。
丁祖昱表示,2017年在各地調控持續加碼的政策環境下,行業份額集中度更強,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攏,中小房企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已佔據房地產市場的「半壁江山」:前100強房企的市場集中度高達55.5%,比2016年同期增加10.7個百分點。其中,前10強的市場集中度達24.1%,較2016年提升5個百分點。
「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是一個里程碑。」丁祖昱認為,「未來標桿房企的數量將越來越少,但是房企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為了能夠繼續「留在牌桌上」,目前未躋身千億軍團的前50強企業均提出將在2018年沖擊千億大關。在「千億計劃」的刺激下,標桿房企正積極增加土地儲備規模。
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倪建達在「易居沃頓第六期研修班」上表示,在房地產行業,很多企業都是用現有和未來的資本購買資產,然後把這些資產在未來出售形成利潤。未來百強房企之間發生收並購的概率將不斷增大。中小房地產商若不想被大企業收購,出路要麼是聯合體量相近的企業做整合,要麼是依靠金融企業,這樣雖然可能失去對公司的控股權,但不會失去行業話語權。
中國人多,房子也需要。
B. 2017年50城住宅成交量多少
2017年,在各線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作用下,全年住宅市場成交量持續走低。1月4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7年12月住宅市場成交報告》。數據顯示,12月50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同比減少13%,已連續10個月同比下跌。累計全年,50城市的成交面積同比增幅為-18%。
易居方面的研報指出,50個重點城市大致按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和東北六大區域劃分。從同比增幅來看,六大區域中只有西部區域在2017年實現了同比正增長;此外,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大城市群在六大板塊中跌幅明顯。研報認為,這是因為這三大城市群在2016年樓市已經相當火爆,2017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沒有放鬆,有效地打擊了投資投機需求,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京津冀區域,同比下跌43.8%在六大區域中跌幅居首。
「2017年環京區域先後透支了通州副中心、京津冀一體化和雄安新區的三波政策利好,下半年成交下滑最為嚴重。此外,長春和濟南等19個城市市場交易相對冷淡,屬於跑輸大市的類型」。賴勤表示,2018年1月各地政府仍會堅持十九大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保持樓市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且全國的金融環境有可能進一步收緊。「因此綜合來看,2018年1月50城成交將會下降」。
那是因為房價漲了。有錢人買不起了。
C. 江西省房價走勢,2017年房價是跌還是漲
具體問問房產來中心。
房價的影響自因素很多,因素不同,房價不同,主要有
一、經濟因素。通常來講,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增長越快、產業結構越合理、就業率、收入水平和投資水平越高,財政收入越多、金融形勢越好,房地產市場需求就越大,房價總體水平也越高。
一、社會因素。影響房價的社會因素包括人口、家庭、城市形成歷史、城市化狀況、社會治安、文化與時尚等。
二、行政與政治因素。行政因素主要是國家或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住房、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治安、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制度、法規、政策和行政措施。政治因素主要指政局安定程度、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關系等。
四、房地產內在因素和周邊環境因素 這個因素主要是指房地產自身及其周邊環境狀態,如土地的位置、面積、形狀、建築物的外觀、朝向、結構、內部格局、設備配置狀況、施工質量,以及所處環境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環境污染情況等。
D. 預測未來3年內,二線城市南昌的房價是漲還是跌說明下自己所在的城市及預判漲或跌的理由,謝謝
很有可能 現在誰還買的起房 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一輪接一輪,但房價依然保持上漲的態勢。難道中央的政策都是無用的"空調"嗎?當然不是,這次調控對於打擊炒作、遏制房價上漲幅度過快等都產生了不錯的效果,對於房地產行業長遠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從房地產行業的前景出發,"宏觀調控"會使房地產的發展更規范、更穩健,而且有利於防止競爭的不公平和房地產泡沫的發生。那麼,在調控下為什麼房價卻不見下降呢?其實,從一個購房者的角度出發,當然希望房價越低越好,但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房價是應穩步上漲的。所以,房價上漲並不能歸罪於誰,應該從我國目前所處的背景與現狀出發去看待。 快速發展的經濟做後盾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後,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尤其是近兩年,發展更為迅猛,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82321億元,比上年增長9.9%。2006年的GDP增長率預計要到9%左右。這樣的形勢將繼續保持,今後的15年將是我國經濟大發展的15年,人均GDP要突破3000美元。這種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必然將為房地產行業提供強大而穩定的後盾,並創造出更大的市場。 房地產行業地位的確立房地產行業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重要前提,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由房地產行業帶動的產業不下50個,有色金屬產業、建材產業、水泥產業、玻璃產業、傢具產業等都與房地產的發展保持著同步性,一榮共榮,一損皆損。國家從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不會使房地產行業有大起大落的風波,將長期保護和扶持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以帶動其他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內需,刺激消費。 越發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保守的估計,到2020年左右,將有六億人口從農村轉到城市裡來。到那時我國城市人口將達到9億人,以此推算,就意味著每年全國有3500萬人口向城市轉移,這批勞動力每人需要10平米的棲身之地,全國每年就需要新建35000萬平方米的住房。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給房地產行業帶來了相當大的需求。而且,中國房地產的下一個熱點將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因為二、三線城市是農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目標,房價也相對比較低,在這樣強大的剛性需求下,隨著二、三線城市本身的快速發展,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仍然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土地成為房價不降的"擋箭牌"土地是開發商的命根子,是房地產行業生產的必須資源。盡管新政出台以後,地方政府在進行土地拍賣時"限戶型",但開發商拿地的熱情並不會因此而減少。土地成本和拿地難度的增加,會讓開發商對於利潤的追求更加瘋狂。也就是說,政府越嚴控土地,土地越供不應求,房價則自然上漲。政府加強土地監管對於合理出讓國家的土地資源和合理進行土地供應分配確實有著積極作用的。通過限制土地資源,減少土地供給量,對閑置土地進行回收和徵收高額稅費對於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都是政府保護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正確手段。但是,在當前這個供需旺盛的市場下,土地供應資源的減少會導致未來幾年內房屋上市量的大大減少,這就會使供求關系失衡繼續擴大,房價怎會下跌? 政府對地產的內在推動力 房價不會跌與政府的內在推動力分不開。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是打擊投機、擠壓泡沫的一個過程,並不希望房價會有實質性的下跌。因為房地產行業是最快捷、最顯著、最簡單地拉動地方GDP增長的途徑,地產行業實力下降,不管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還是中國整體的競爭力都會受到影響。而且,中國政府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就逐步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基礎設施與房地產項目在城市化進程中成為了主角。 在今後的若干年中,中國政府依然會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推動力必然不會減小。政府的促進與推動也是實現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國家的房地產行業還屬於起步階段,若想加大房地產行業的科技含量和先進理念,政府也有必要對其進行扶持。 未來部分城市房價走勢 2007年將有大批90平方米以內的房子推出,豪宅市場仍然頑強地尋求突破方向,可供中低收入人群選擇的住宅產品進一步增多。 在北京,通化和順義兩地共3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全面規劃將於2007年二季度推出,全面緩解北京市區住宅的供應壓力,解決2008奧運前房地產市場的諸多矛盾,同時,抑制高房價;在上海,重點仍然開發三環以外價格在6000元左右的普通住宅,隨著東海跨海橋的通車,洋山港的住宅產品開發也將納入開發商的視野,再造一個浦東將成為現實。 在深圳,繼續加大寶安、龍崗兩區的住宅用地的供應,在福永、沙井、平湖、坪山、坪地等地,將重現4000元價位的住宅,並以超大規模高調入市,成為2007年樓市亮點,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關內二手樓將繼續保持下跌趨勢,對前期炒家重新洗牌;在廣州,增城、從化、花都、南海、番禺仍是樓市亮點,所不同的是豪宅市場將趨平緩,普通住宅開始走強。 中國二線城市將以成都、重慶、武漢、濟南、南昌、廈門、青島、南京、西安等地為亮點,保持常態發展。
E. 因為想開個中介,所以想問下明年南昌二手房市場怎麼樣會有今年好嗎
今年以來,南昌房地產市場進入低迷期,不少中小型房地產中介因此版紛紛停業,一些大型房地權產中介機構也在紛紛調整門店布局。 據統計,截至12月中旬,南昌市幾家大型二手房中介成交量均在50套以內。去年10月份南昌城區二手房成交量在1500套左右,而今年南昌市城區二手房成交量10月份不足500套,11月份580套。 在成交量大幅萎縮的同時,二手房成交價格隨之下調,一些中小中介公司因業務量大量萎縮不堪成本壓力不得不選擇關門停業。
F. 2017年南昌朝陽板塊房價漲了還是跌了,幅度怎麼樣
目前房價上漲的概率不大,下跌的概率會很大,但下跌的幅度不會很大,上下震盪是房價今後一個時期的主旋律
G. 房地產現狀
土地貴,房價貴,政府收益最多卻在表面打擊房價,有房的恨不得房價天天漲,沒房的恨不得房價天天降,房產泡沫很嚴重,但是各方維持的很穩定。一二線城市供不應求,二線以下有價無市,炒房客開始盯准農村宅基地
H. 想知道南昌的房子平均空置率是多少
自己判斷!
自2010年抄6540萬套空置住宅襲曝光事件後,空置率似乎淡出人們的視野。最近的主流新聞好像有意躲避,對住房空置率隻字不提了。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2010年由國家電網公布公布的一項數據引爆了房地產市場和民眾的憤怒——全國661個城市連續6個月電表零讀書的住宅多達6540萬套,可供2.6億人居住,空置率達到25%—50%之間。
大家可還記得09年全國性的假按揭,可還記得富人習慣關燈做愛的荒誕狡辯,可還記得買房及愛國的口號震天響,可還記得661(現在662——「三沙市」)個市下面還有1636個縣和852個市轄區,可還記得2008為止40%土地未開發(4年後的今天呢),可還記得全球地產空置率警戒線為10%(地產行業景氣度),可還記得一人名下364套住房和貪官身後幾十套房產的黑色幽默,可還記得政府極力辯解空置率不存在的丑惡嘴臉!
不知道爆料人或是部門現在還健在不,但不管怎樣我心永存!關於空置率現狀,到了2012年,大家可以留心觀察周邊新開樓盤(3到5年),心裡都會有數。牛刀曾預測2012年中國661個城市空置住宅將突破1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