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某高層住宅的各層平面及結構選型

某高層住宅的各層平面及結構選型

發布時間:2021-02-04 17:29:25

Ⅰ 解高層建築的不同結構形式和選型

高層建築的上層結構載荷很大,基礎底面壓力也很大,應採用整體性好、能滿足地基的承載力和建築物容許變形要求並能調節不均勻沉降的基礎形式。根據上部結構類型、層數、載荷及地基承載力,可以用單獨柱基、交叉梁基礎、筏型基礎或箱型基礎;當地基承載力或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採用樁基或復合地基。
1 筏型基礎
筏型基礎也稱為板式基礎,多用在上部結構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低的情況。一般有兩種做法:倒肋形樓蓋式和倒無梁樓蓋式。倒肋形樓蓋的筏基,板的折算厚度較小,用料較省,剛度較好,但施工比較麻煩,模板較費。如果採用板底架梁的方案有利於地下室空間的利用,但地基開鑿施工麻煩,而且破壞了地基的連續性,擾動了地基土,會降低地基承載力;採用倒無梁樓蓋式的筏基,板厚較大,用料較多,剛度也較差,但施工較為方便,且有利於地下空間的利用。採用此種形式的筏板,應在柱下板底或板面加墩,板底加墩有利於地下空間的利用,板面加墩則施工較為方便。因此選擇施工方案的時候應考慮綜合因素。
2 箱型基礎
當地基極軟切沉降不均勻十分嚴重時,採用筏形基礎,其剛度會顯得不足,在上部結構對基礎不均勻沉降敏感時尤其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箱型基礎就較為合理。
箱型基礎是由底板、頂板、外圍擋土牆以及一定的內隔牆組成的單層或多層混凝土結構。箱型基礎剛度大、整體性好、傳力均勻;能適應局部不均勻沉降較大的地基,有效地調整基地反力。由於地基面積較大,且埋置深度也較大,挖去了大量土方,卸除了原有的地基自重應力,地基承載力有所提高,建築物沉降減小。由於埋深較大,箱型基礎外壁與土的摩擦力增大,增大了基礎周圍土體對結構的阻尼,有利於抗震。但是箱形基礎的內隔牆較多,支模等施工時間較費,工期較長;在使用上也受到隔牆太多的限制。
3 樁箱和樁筏基礎
在淺層地基承載力比較軟弱,而堅實土層距離地面又較深的時候,採用其他類型的基礎就不能滿足承載力或變形控制的要求。這是應當考慮採用樁基礎。
樁基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樁基承台,二是樁基本身。樁承台的作用是將上部荷載傳給樁,並使樁群連成整體,而樁又將荷載傳至較深的土層中區。樁基承台一般可利用筏形基礎的底板或箱形基礎的底板。這時稱這種形式的基礎為樁筏基礎或樁箱基礎。
樁的類型應根據工程地質資料、結構類型、荷載性質、施工條件以及經濟指標等因素確定。樁按受力性能來區分,有摩擦樁和支承樁兩種。按施工方法區分,有預制樁和灌注樁兩種。在樁基平檯面積確定的情況下,不同樁徑、不同的樁基持力層會有不同的單樁承載力,樁的平面隨之也可以確定。當箱形或筏形基礎下樁的數量較少時,樁基布置在牆下、梁板式筏形基礎的梁下或平板式筏形基礎的柱下。樁距應盡可能的大,在充分發揮單樁承載力的同時,還能發揮承台土反力作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Ⅱ 高層建築結構有哪些結構體系,以及各結構體系的優缺點是什麼

多、高層建築有以下結構體系:1.框架結構2.剪力牆結構3.框架-剪力牆結構4.框架-筒體結構5.框筒結構6.筒中筒結構7.多筒結構8.懸掛結構9.巨形框架結構10.巨形桁架結構11.剛性橫梁或剛性桁架結構。
框架結構的優缺點如下:優點1.空間大2.延性好3.造價稍低。缺點1.承載力低2.剛度小(柔性結構)3.側移大4.非結構構件破壞重,維修費用高5.次生內里復雜6.缺少二道防線7.震區建築物≥8層時不應採用8.P-△效應顯著。需要指出的是,在框架結構的缺點中,致命的缺點是缺少二道防線,這將顯著降低結構抗震能力。故結構選型時,應多加註意。
剪力牆結構的優點是抗側移剛度大、變形小,因而非結構構件損壞少,斷水、斷電、火災等次生災害小。結構次生內力、P-△效應不顯著,彈塑性穩定性等問題不突出。經合理設計並採取適當構件措施,延性可滿足規范要求,地震時牆體即使嚴重開裂、強度衰減,其承載能力也很少降低到承重所需要的臨界承載力以下,故抗震能力強、震害較輕,只有極個別的倒塌。 缺點是平面布置不夠靈活,大房間受到限制,結構自重大,剛度大,周期短,所受地震力大,可採用調整剛度的方法減少以上缺點。
框架-剪力牆結構優點1.側移小(同框架比)2.減輕節點負擔3.增加超靜定次數4.保證塑性鉸均勻發展5.層間側移趨於均勻6.框架部分各層層剪力趨於均勻。缺點是水平方向剛度不均勻。
筒體結構的優點1.承載力高2.空間剛度大3.抗震抗風性能好4.適用於20層以上,層數較多的高層建築。缺點1.計算量大,必須機算2.計算復雜3.施工難度大。

Ⅲ 高層建築的結構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目前國內高層建築的四大結構體系: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和筒體結構。
一,框架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一般用於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由梁和柱通過節點構成承載結構,框架形成可靈活布置的建築空間,使用較方便。鋼筋混凝土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
①梁、板、柱全部現場澆築的現澆框架;
②樓板預制,梁、柱現場澆築的現澆框架;
③ 梁、板預制,柱現場澆築的半裝配式框架;
④梁、板、柱全部預制的全裝配式框架等。
二,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
1.框架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是由樓板、梁、柱及基礎四種承重構件組成。由梁、柱、基礎構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結構,各平面框架再由連系梁連系起來,即形成一個空間結構體系,它是高層建築中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
(1)框架結構體系優點是:建築平面布置靈活,能獲得大空間,建築立面也容易處理,結構自重輕,計算理論也比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造價較低。
(2)框架結構的缺點是:框架結構本身柔性較大,抗側力能力較差,在風荷載作用下會產生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載作用下,非結構構件破壞比較嚴重。
(3)框架結構的適用范圍:框架結構的合理層數一般是6到15層,最經濟的層數是10層左右。由於框架結構能提供較大的建築空間,平面布置靈活,可適合多種工藝與使用的要求,已廣泛應用於辦公、住宅、商店、醫院、旅館、學校及多層工業廠房和倉庫中。
2.剪力牆結構體系。在高層建築中為了提高房屋結構的抗側力剛度,在其中設置的鋼筋混凝土牆體稱為「剪力牆」,剪力牆的主要作用在於提高整個房屋的抗剪強度和剛度,牆體同時也作為維護及房間分格構件。
(1)剪力牆結構中,由鋼筋混凝土牆體承受全部水平和豎向荷載,剪力牆沿橫向縱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軸線斜交布置,它剛度大,空間整體性好,用鋼量省。歷史地震中,剪力牆結構表現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較少發生,而且程度也較輕微,在住宅和旅館客房中採用剪力牆結構可以較好地適應牆體較多、房間面積不太大的特點,而且可以使房間不露樑柱,整齊美觀。
(2)剪力牆結構牆體較多,不容易布置面積較大的房間,為了滿足旅館布置門廳、餐廳、會議室等大面積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樓底層布置商店和公共設施的要求,可以將部分底層或部分層取消剪力牆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牆結構。
(3)在框支剪力牆中,底層柱的剛度小,形成上下剛度突變,在地震作用下底層柱會產生很大內力及塑性變形,因此,在地震區不允許採用這種框支剪力牆結構。
3.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可以組成框架—剪力牆結構,這種結構既有框架結構布置靈活、使用方便的特點,又有較大的剛度和較強的抗震能力,因而廣泛地應用於高層建築中的辦公樓和旅館。
4.筒體結構體系。隨著建築層數、高度的增長和抗震設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狀態的框架、剪力牆來組成高層建築結構體系,往往不能滿足要求。這時可以由剪力牆構成空間薄壁筒體,成為豎向懸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強梁的剛度,也可以形成空間整體受力的框筒,由一個或多個筒體為主抵抗水平力的結構稱為筒體結構。通常筒體結構有:
(1)框架—筒體結構。中央布置剪力牆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邊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這種結構受力特點類似框架—剪力牆結構,目前南寧市的地王大廈也用這種結構。
(2)筒中筒結構。筒中筒結構由內、外兩個筒體組合而成,內筒為剪力牆薄壁筒,外筒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於3米)組成的框筒。由於外柱很密,梁剛度很大,門密洞口面積小(一般不大於牆體面積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於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間整體作用,類似一個多孔的豎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風和抗震性能。目前國內最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如上海金茂大廈(88層、420.5米)、廣州中天廣場大廈(80層、320米)都是採用筒中筒結構。
(3)成束筒結構。在平面內設置多個剪力牆薄壁筒體,每個筒體都比較小,這種結構多用於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築中。
(4)巨型結構體系。巨型結構是由若干個巨柱(通常由電梯井或大面積實體柱組成)以及巨梁(每隔幾層或十幾個樓層設一道,梁截面一般佔一至二層樓高度)組成一級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豎向荷載,其餘的樓面梁、柱組成二級結構,它只是將樓面荷載傳遞到第一級框架結構上去。這種結構的二級結構樑柱截面較小,使建築布置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平面空間。
除以上介紹的幾種結構體系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形式,也可應用,如薄殼、懸索、膜結構、網架等,不過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還是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和筒體等四種結構。

Ⅳ 建築結構選型的題目。多層建築的。圖就不要求了,能回答我計算就好

你看著改改吧,記得規范要改,這是老規范,這個是結構設計計算書! 不要的多餘的可以刪除!

3 結構設計說明
3.1 工程概況
某中學教學樓,設計要求建築面積約2000--4000m2,3-4層。經多方論證,初步確定設為四層,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3.2 設計主要依據和資料
3.2.1 設計依據
a) 國家及江蘇省現行的有關結構設計規范、規程及規定。
b) 本工程各項批文及甲方單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載取值嚴格按《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執行。
3.2.2 設計資料
1 房屋建築學 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 混凝土結構(上、下)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3 基礎工程 同濟大學出版社
4 建築結構設計 東南大學出版社
5 結構力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地基與基礎 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7 工程結構抗震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 簡明建築結構設計手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 科學出版社
10 實用鋼筋混凝土構造手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1 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BG50001-20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2 建築結構制圖標准(BG50105-20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3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4 民用建築設計規范(GBJI0I8-7)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5 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范(JGJ49-88)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6 建築樓梯模數協調標准(GBJI0I-87)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7 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8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 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02)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1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2 砌體結構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3 簡明砌體結構設計施工資料集成 中國電力出版社
24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5 土建工程圖與AutoCAD 科學出版社
26 簡明砌體結構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
27 砌體結構設計手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8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本工程採用框架結構體系,抗震等級為四級。本工程耐火等級為二級,其建築構件的耐火極限及燃燒性能均按民用建築設計規范(GBJI0I8-7)執行.
全部圖紙尺寸除標高以米為單位外均以毫米為單位。本工程結構圖中所注標高均為結構標高。
3.3 結構設計方案及布置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由梁,柱通過節點連接組成的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結構體系。牆體只給圍護和隔斷作用。框架結構具有建築平面布置靈活,室內空間大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電子、輕工、食品、化工等多層廠房和住宅、辦公、商業、旅館等民用建築。因此這次設計的成集中學教學樓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按結構布置不同,框架結構可以分為橫向承重,縱向承重和縱橫向承重三種布置方案。
本次設計的教學樓採用橫向承重方案,豎向荷載主要由橫向框架承擔,樓板為預制板時應沿橫向布置,樓板為現澆板時,一般需設置次梁將荷載傳至橫向框架。橫向框架還要承受橫向的水平風載和地震荷載。在房屋的縱向則設置連系梁與橫向框架連接,這些聯系梁與柱實際上形成了縱向框架,承受平行於房屋縱向的水平風荷載和地震荷載。
3.4變形縫的設置
在結構總體布置中,為了降低地基沉降、溫度變化和體型復雜對結構的不利影響,可以設置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將結構分成若干獨立的單元。
當房屋既需要設沉降縫,又需要設伸縮縫,沉降縫可以兼做伸縮縫,兩縫合並設置。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的房屋,其沉降縫和伸縮縫均應該符合防震縫的要求,並進可能做到三縫合一。
3.5 構件初估
3.5.1 柱截面尺寸的確定
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為層高;柱截面寬度可以取為。選定柱截面尺寸為500 mm×500mm
3.5.2 梁尺寸確定
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該工程框架為縱橫向承重,根據梁跨度可初步確定框架梁300mm×600mm
3.5.3 樓板厚度
樓板為現澆雙向板,根據經驗板厚取130mm。
3.6 基本假定與計算簡圖
3.6.1 基本假定
第一:平面結構假定:該工程平面為正交布置,可認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該方向的抗側力結構承擔,垂直於該方向的抗側力結構不受力。
第二:由於結構體型規整,布置對稱均勻,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不計扭轉影響。
3.6.2 計算簡圖
在橫向水平力作用下,連梁梁對牆產生約束彎矩,因此將結構簡化為剛結計算體系,計算簡圖如後面所述。
3.7荷載計算
作用在框架結構上的荷載通常為恆載和活載。恆載包括結構自重、結構表面的粉灰重、土壓力、預加應力等。活荷載包括樓面和屋面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安裝荷載等。
高層建築水平力是起控製作用的荷載,包括地震作用和風力。地震作用計算方法按《建築結構抗震設計規范》進行,對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可採用底部剪力法。
豎向荷載主要是結構自重(恆載)和使用荷載(活載)。結構自重可由構件截面尺寸直接計算,建築材料單位體積重量按荷載規范取值。使用荷載(活荷載)按荷載規范取值,樓面活荷載折減系數按荷載規范取用。
3.8 側移計算及控制
框架結構的側移由樑柱桿件彎曲變形和柱的軸向變形產生的。在層數不多的框架中,柱軸向變形引起的側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在近似計算中,一般只需計算由桿件彎曲引起的變形。
當一般裝修標准時,框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層間位移和層高之比、頂點位移與總高之比分別為1:650,1:700。
框架結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變形驗算要求各層的層間側移值與該層的層高之比不宜超過1/550的限值。
3.9 內力計算及組合
3.9.1 豎向荷載下的內力計算
豎向荷載下內力計算首先根據樓蓋的結構平面布置,將豎向荷載傳遞給每榀框架。框架結構在豎向荷載下的內力計算採用分層法計算各敞口單元的內力,然後在將各敞口單元的內力進行疊加;連梁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而進行調幅,按兩端固定進行計算。
3.9.2 水平荷載下的計算
利用D值法計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層間水平力,然後將作用在每一層上的水平力按照該榀框架各柱的剛度比進行分配,算出各柱的剪力,再求出柱端的彎矩,利用節點平衡求出梁端彎矩。
3.9.3 內力組合
第一:荷載組合。荷載組合簡化如下:
(1)恆荷載+活荷載、(2)恆荷載+風荷載、(3)恆荷載+活荷載+風荷載、(4)恆荷載+地震荷載+活荷載。
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內力。框架樑柱應進行組合的層一般為頂上二層,底層,混凝土強度、截面尺寸有改變層及體系反彎點所在層。
框架梁控制截面及不利內力為:支座截面,-Mmax,Vmax,跨中截面,M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為每層上、下截面,每截面組合:Mmax及相應的N、V,Nmax及相應M、V,Nmin及相應M、V。
3.10 基礎設計
在荷載作用下,建築物的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3部分彼此聯系、相互制約。設計時應根據地質資料,綜合考慮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與施工條件,通過經濟條件比較,選取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和施工簡便的地基基礎方案。根據上部結構、工程地質、施工等因素,優先選用整體性較好的獨立基礎。
3.11 施工材料
第一:本工程中所採用的鋼筋箍筋為Ⅰ級鋼,fy=210N/m㎡,主筋為Ⅱ級鋼,
fy=300N/m㎡。
第二:柱樑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為35mm,板為15mm。
第三:鋼筋的錨固和搭接按國家現行規范執行。
第四: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
第五:牆體外牆及疏散樓梯間採用240厚蒸壓灰砂磚。
第六:當門窗洞寬≤1000mm時,應採用鋼筋磚過梁,兩端伸入支座370並彎直鉤;門窗洞寬≥1000mm時,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
3.12 施工要求及其他設計說明
第一:本工程上部樓板設計時未考慮較大施工堆載(均布),當外荷載達到3.0Kn/m時,應採取可靠措施予以保護。
第二:本工程女兒牆壓頂圈樑為240mm×120mm,內配4φ8,φ6@250,構造柱為240mm×240mm,內配4φ10,φ6@250,間隔不大於2000mm
第三;施工縫接縫應認真處理,在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清除雜物,洗凈濕潤,在刷2度純水泥漿後,用高一級的水泥沙漿接頭,再澆築混凝土。
第四:未詳盡說明處,按相關規范執行。

Ⅳ 高層建築結構選型要注意什麼問題

格局.抗震.適用性和經濟性.

Ⅵ 高層住宅與低層住宅結構選型的不同點

低層房屋是指高度低於或等於10米的建築物,一般是1-3層建築物,如平房、別墅等。低層房屋一般建築結構簡單,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於高層。人們特別喜歡以此為住宅。但是,低層房屋佔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難以廣泛開發。
多層房屋
多層房屋指高於10米、低於或等於24米的建築物。多層房屋一般為4-8層,一般採用磚混結構,少數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多層房屋一般規格(房型)整齊,通風採光狀況好,空間緊湊而不閉塞。與高層相比,多層房屋公用面積少,得房率相應提高,這是很多人喜歡多層房屋的主要原因。
高層房屋是指高於24米的建築。8層以上(可含8層)的建築體,一般可分為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
人們一般把8層至12、13層的建築稱為「小高層」。小高層住宅一般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帶電梯。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系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點,很受購房人歡迎。同時,小高層對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對下降,很受房地產開發商的青睞。所以,近年來中心城區小高層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
高層房屋(指15層以上、24層以下的建築體)因為建築結構和建築形態(點狀居多)的局限,房型設計難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內全明、採光通風良好是有很大難度的。在城市中心區,高層有它的優勢:對開發商來說,單位建築面積土地成本(即「樓面地價」)低;對住戶來說,視野開闊,景觀系數高,塵土、噪音、光線污染也少,建築結構強度高,整體性強。但高層房屋也有明顯的缺點:結構工藝比較復雜,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對基礎要求高,施工難度較大,建築造價相應提高;高層房屋電梯、樓道、機房、技術層等公用部位佔用面積大,得房率低;如果電梯質量不可靠,物業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擔心。
超高層房屋是指超過24層的建築體。超高層房屋樓面地價最低,但建築安裝成本高。它給人以氣派雄偉的感覺,可以滿足一些消費者對視野、景觀的要求。超高層房屋一般建在城市黃金地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或景觀良好的城區(最充分地發揮景觀資源的作用)。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民用建築高度與層數的設計規定:4-6層為多層住宅;7-10層為小高層住宅(也稱中高層住宅);10層以上則為高層住宅,有高層塔樓、高層板樓。
使用率比較:多層高於高層,85%左右;高層由於有電梯、電梯前室等,需分攤的公用面積較多,高層塔樓使用率72-75%,板樓在78-80%。
建築質量比較:多層一般為磚混結構,抗震性能比高層差;高層一般為鋼筋混凝現澆,抗震性能好,折舊年限長。

房型構造比較:多層一般坐北朝南,南北通風,使用面積高、房型合理,大開間容易隔開裝修;高層一般為框架結構,加上要考慮電梯的位置,戶型設計較難,裝修也易帶來不便。

按建築高度劃分,房屋可分為低層房屋、多層房屋和高層房屋。物業管理收費:多層少於高層。

Ⅶ 某住宅單元標准層平面如圖所示,該住宅牆厚均為240mm.層高均為2.8m,共6層.試計算該住宅單元的建築面積

1、先計算制拋去陽台的面積:
7×(3.6+2.7+2.4+2.7+3.6)+1.8×(2.7+2.4+2.7)=126.04㎡

2、樓梯剩下的休息平檯面積:
1.2×2.4=2.88㎡
3、陽檯面積:
1/2×(3.6×1.8×2+3.6×2×2+2.7×2×2)=19.08㎡
4、建築面積:
1+2+3=126.04+2.88+19.08=148㎡
會稍微有點兒誤差,不過相差不會很大

閱讀全文

與某高層住宅的各層平面及結構選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