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室外殘疾人坡道的坡度是多少
1、一般室外殘疾人坡道的坡度在1:12~1:20之間。
❷ 建築設計中殘疾人坡道的坡度應該是1:12什麼意思
坡道的坡度是1:12即為坡道的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距離的比為1:12。
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方向的距離l的比叫做坡度。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數法、密位法和分數法四種,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數法較為常用。
其中百分比法為: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時,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類推。
(2)住宅殘疾人坡道長度擴展閱讀:
建築設計中的一般規定:
1、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各類建築設計標准規范的要求及相關防火、防水、節能、隔聲、抗震及安全防範等標准規范的要求,滿足適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同時應符合建築工業化及綠色建築的要求。
2、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做到基本單元、連接構造、構件、配件及設備管線的標准化與系列化,採用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組合多樣化的建築形式。
3、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所選用的各類預制構配件的規格與類型、室內裝修系統與設備管線系統等,應符合建造標准和建造功能的需求,並適應建築主要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性。
4、對有抗震設計要求的裝配整體式建築,其建築的體型、平面布置及構造應符合抗震設計的原則。
5、裝配整體式建築宜採用土建與裝修、設備一體化設計。同時將室內裝修與設備安裝的施工組織計劃於主體結構施工計劃有效結合,做到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以縮短施工周期。
6、裝配整體式建築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完整,預制構件的加工圖紙應全面准確反映預制構件的規格、類型、加工尺寸、連接形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設計(建築學術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坡度
❸ 單元門前的殘疾人坡道寬度,長度是如何規定的
輪椅安全的話,高寬比為1:12
❹ 殘疾人坡道的標准尺寸規范是怎末規定的
各坡道的坡度
1、直線式坡道,坡面寬不小於1200,坡度不大於1:12;
2、折返雙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為1:12,坡道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3、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小於1:12,坡度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4、台階及坡道組合體,適用於建築路口,城市廣場等地面高差較大地段。節省用地,方便通行,觀賞效果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寬度要大於1200,坡度要小於5、1:12,其他由設計人定;
6、輪椅通行的坡度在不同坡度時對高度與水平長度的限定。
備注為:
1、1:12坡道為建築物的坡道最低標准。
2、1:6坡道輪椅使用者的雙手推動二次後,前面的小輪就可達到水平部分。
3、為了安全通行,大於1:12的坡道應有協助者推動輪椅上下行。
其它坡度:
1、第3.3.1條 供殘疾人使用的門廳、過廳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時應設坡道,坡道的寬度不應小於0.90m。
2、第3.3.2條 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許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3.3.2的規定。
3、第3.3.3條 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超過表3.3.2規定時,應在坡道中間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應小於1.20m。
4、第3.3.4條 坡道轉彎時應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應小於1.50m。
5、第3.3.5條 在坡道的起點及終點,應留有深度不小於1.50m的輪椅緩沖地帶。
6、第3.3.6條 坡道兩側應在0.90m高度處設扶手,兩段坡道之間的扶手應保持連貫。
7、第3.3.7條 坡道起點及終點處的扶手,應水平延伸0.30m以上。
8、第3.3.8條 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於50mm。
❺ 請問建築規范中:殘疾人坡道長度和踏步高度比例是多少這個我忘了。汗
第3.3.1條 供殘疾人使用的門廳、過廳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時應設坡道,坡道的寬度不應小於回0.90m。
第3.3.2條 每段坡道的答坡度、允許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3.3.2的規定。
每段坡道坡度、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 表3.3.2
坡道坡度(高/長)
*1/8
* 1/10
1/12
每段坡道允許高度(m)
0.35
0.60
0.75
每段坡道允許水平長度(m)
2.80
6.00
9.00
註:加*者只適用於受場地限制的改建、擴建的建築物。
第3.3.3條 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超過表3.3.2規定時,應在坡道中間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應小於1.20m。
第3.3.4條 坡道轉彎時應設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應小於1.50m。
第3.3.5條 在坡道的起點及終點,應留有深度不小於1.50m的輪椅緩沖地帶。
第3.3.6條 坡道兩側應在0.90m高度處設扶手,兩段坡道之間的扶手應保持連貫。
第3.3.7條 坡道起點及終點處的扶手,應水平延伸0.30m以上。
第3.3.8條 坡道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於50mm的安全檔台
❻ 住宅樓殘疾人坡道一般修多寬為宜
建築設計中殘疾人各坡道的坡度:
1、直線式坡道,坡面寬不小於1200,坡度不專大於1:12;
2、折返雙屬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為1:12,坡道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3、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小於1:12,坡度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4、台階及坡道組合體,適用於建築路口,城市廣場等地面高差較大地段。節省用地,方便通行,觀賞效果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寬度要大於1200,坡度要小於1:12。
向左轉|向右轉
❼ 建築設計中殘疾人坡道的坡度是多少
建築設計中殘疾人各坡道的坡度:
1、直線式坡道,坡面寬不小於1200,坡度不大於:12;
2、折返雙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為1:12,坡道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3、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寬1200,坡度小於1:12,坡度起點與終點及休息平台深度為1500;
4、台階及坡道組合體,適用於建築路口,城市廣場等地面高差較大地段。節省用地,方便通行,觀賞效果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寬度要大於1200,坡度要小於1:12。
(7)住宅殘疾人坡道長度擴展閱讀:
坡道是使行人在地面上進行高度轉化的重要方法。坡道與台階相比具有一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坡道面幾乎容許各種行人自由穿行於景觀中。在「無障礙」區域的設計中,坡道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般說來,坡道應盡可能地設置在主要活動路線上,使得行人不必離開坡道而能達到目的地。最後還應提到,坡道的位置和布局應盡早地在設計中決定,這是因為我們需將它與設計中的其他要素相互配合,否則坡道會顯得格格不入。
總之,坡道應在總體布局中成為非常協調的要素。將坡道與台階結合起來乃是一種創新的設計方法。這種方式在溫哥華羅布森廣場中的實例可以說明這一點。
(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2) 度數法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❽ 殘疾人坡道的最小寬度是多少
第3.3.1條 供殘疾人使用的門廳、過廳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時應設坡道,坡道的寬度不應小於0.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