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咸新區的產業園區
空港綜合保稅區
空港綜合保稅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最為重要的空港型現代服務業基地的功能核心,佔地2平方公里,將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發展緊密結合,提供國際口岸、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等基本功能,以及國際快遞、國際中轉、物流增值服務、國際貿易及展示、國際商務等衍生和增值服務功能,打造面向歐亞輻射全球的世界一流綜合保稅區。
先期規劃建設0.8 平方公里保稅區啟動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圍網外事務服務辦理中心、圍網內多層立體倉庫、3座單層倉庫、6座出口加工工業廠房、奢侈品展示中心、奢侈品倉庫、海關國檢查驗倉庫、卡口、監管設施和室外工程等,建築面積約33.73萬平方米。
空港臨空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中西部,重點發展航空物流、商務會展、電子信息等臨空產業集群,建設以樞紐空港為依託,服務西北乃至全國的國際化臨空經濟中心。
2012年9月,全球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地產嘉民集團入駐空港新城。嘉民物流園由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內最大型的工業地產上市企業嘉民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約6000萬美元(約3.8億元人民幣),佔地約200畝,建設周期16個月,建設的高標准商貿物流設施,區域分撥中心、高端商品展示貿易中心、雙向進出分撥中心、數據中心、文件存儲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
統籌科技資源示範區
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位於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境內,繞城高速以西、斗門街道以北、灃河以東、西寶高速以南王寺街道區域,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示範基地的總體定位為:立足西安科技資源發展實際,以體制創新、政策引導、平台建設、資源整合、孵化加速為核心,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將示範基地建設成為帶動關天、輻射西部、面向全球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試與轉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員創業基地。重點發展公共科技服務、髙科技研發和創業孵化、高技術企業總部經濟和高端生產性服務等產業,加速實現科技優勢向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轉化。
六村堡新加坡現代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佔地1200畝。重點針對以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機電製造、物聯網等為主的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引入200家以上世界500強企業及歐美、日本、韓國等區域行業龍頭企業。開發建設的配套設施主要為園區內製造業服務,同時引入高附加值產品的區域結算和運營中心。
周陵新興產業園區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規劃建設的四大園區之一,毗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總體規劃面積973公頃。包括軌道交通設備產業園、大眾民用汽車產業園和住宅產業化園三個功能區。如今,已入區的相關項目有16個,總投資110億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引入相關產業項目80個,總投資300億元,實現產值500億元。
五陵塬文化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秦漢新城渭河北岸的百里帝陵保護帶內,建設世界最大的文化遺址保護公園、都市森林景觀區及由若干文化小鎮組成的創意文化產業園。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
信息產業園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北部,西臨渭河,東至秦皇南路,南臨新西寶高速。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布局了包括信息服務產業區、信息研發總部區、信息技術產業區、高端IT企業集聚區和生活配套服務區五大功能板塊。在高起點規劃、高標准配套的基礎上,明確了以大數據產業為先導,信息服務、設備製造、軟體研發梯次發展的「三步走」戰略,著力培養一批價值鏈高端的百億級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爭取在2020年建成「千億園區」,建成引領陝西、輻射西部、全國知名的國家級信息產業基地。
2012年,西咸新區成功舉辦「2012西咸新區大數據高峰論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60餘家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中國聯通西北數據基地、全國人口數據備份與處理中心開工建設,微軟中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陝西廣電和3個國家部委項目、一批數據類企業落戶,省級物聯網基地獲批,在全國舉起了大數據產業旗幟。
國際教育文化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寶高速新線以南,沙河東西兩側區域,總佔地約9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約3平方公里。園區由3-4個文教園區小鎮構成,沿沙河兩岸布局。每個文教園區小鎮建設用地約為1200畝-1500畝。項目將打造成為集國際文化、國際教育、國際交流為一體的知名文教園區。
2012年11月,在第二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陝西西咸保華國際教育園項目將建設耀華國際教育學校(YWIES)、耀華國際教育學院(YWIEC)、耀中國際學校(YCIS)等學校意向落戶西咸國際文化教育園區。該園區作為未來承載大西安的國際文化聚集地、國際人才的供給地和國內文化教育的示範地,搭建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現代物流園區
現代物流園區位於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高涇大道以南、高涇中路以北、西銅鐵路兩側,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總建築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項目分三期建設。
項目以倉儲配送、貿易綜合、生活服務為主要功能,將建設成為一座集農業、能源、化工、快速消費、農業裝備、製造業、物流總部經濟、物流擔保服務、物流貿易和會展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城,打造物流服務產業體系的標桿。
地理信息產業園區
地理信息產業園位於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境內,毗鄰中國大地原點。以「大地原點」雕塑為中心,展望地理信息特色文化,打造以原點文化旅遊、科普教育為主,集娛樂性、參與性為一體的地理信息科教博覽區。每年將定期舉辦測繪、地理信息產品交易及學術交流會和高峰論壇。
② 國家扶貧蓋房子政策是什麼
我是陝西省華陰市衛峪鄉人!現在村上說誰家蓋了新房可以申請國家的扶貧政策補貼!但是必須每人先交500塊錢!去上面疏通關系!我覺得這很不合理!
③ 陝西省建設廳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怎麼樣
簡介:陝西省建設廳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是94年省政府確定省建設廳"三定"方案時批準的建設廳直屬事業單位。
注冊資本:141萬人民幣
④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
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5年05月13日 來源:省政府辦公廳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36號)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棚戶區改造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完善棚戶區改造規劃
市、縣政府要在2013年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本地區待改造棚戶區的底數、面積、類型等情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抓緊編制完善2015-2017年棚戶區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將包括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在內的國有企業棚戶區納入改造規劃,重點安排資源枯竭型城市、獨立工礦區和三線企業集中地區棚戶區改造,優先改造連片規模較大、住房條件困難、安全隱患嚴重、群眾要求迫切的棚戶區。力爭明年完成國有林區(林場)、國有墾區(農場)棚戶區改造任務。
二、優化規劃布局
(一)完善安置住房選址布局。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實行原地和異地建設相結合。異地安置的,要充分考慮居民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的需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選址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將棚戶區改造建設項目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齊全地段。要統籌中心城區改造和新城新區建設,推動居住與商業、辦公、生態空間、交通站點的空間融合及綜合開發利用,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棚戶區改造要與保障性住房、陝南陝北移民搬遷、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落戶、重點示範鎮、文化旅遊名鎮(街區)等政策相銜接,節約社會資源,走集約化發展路徑。
(二)改進配套設施規劃布局。配套設施應與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同步規劃、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促進城市「強規范、擴綠地、增設施、優功能」,改善居住質量,提升城市品質。編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應做好與棚戶區改造規劃的銜接。棚戶區改造工作應嚴格執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陝西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和《陝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規劃選址及配套設施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等要求和具體規定。棚戶區改造所形成的建設用地,用於綠化和廣場建設的用地面積不得低於30%。各地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根據具體項目情況進一步提高綠地配置標准,營造更好的休閑空間。其他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
(三)嚴格項目規劃設計。市、縣政府應當結合棚戶區改造規劃、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樹立「大平衡」的理念,統籌考慮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得因滿足市場開發、平衡收支需要,而突破現行城市規劃和規劃技術規范的規定。項目不能實現資金平衡的,由政府通過資金補貼等方法實現平衡。居住區容積率多層不超過1.5,高層不超過3.5;組團級公園綠地不少於0.5平方米/人,小區級公園綠地(含組團)不少於1.0平方米/人。機動車停車位配置標准不低於《陝西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要求。
三、加快項目前期工作
(一)做好徵收補償工作。棚戶區改造實行實物安置和貨幣補償相結合,由棚戶區居民自願選擇。市、縣政府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具體安置補償辦法,依法實施徵收。棚戶區改造涉及集體土地徵收的,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土地徵收、補償安置等前期工作。市、縣政府可以採取共有產權的辦法,做好經濟困難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安置工作。
(二)積極推行貨幣化安置。市、縣政府可採取政府搭建定向交易平台和購買安置房等方式,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通過採取減免收費、讓利開發企業等配套政策,引導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三)建立行政審批快速通道。市、縣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共同建立棚戶區改造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方式,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限期完成項目立項、規劃許可、土地使用、施工許可等審批手續。
四、加強質量安全管理
市、縣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落實好五方主體責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堅持每季度全覆蓋巡查和質量安全重點檢查工作機制,結合開展文明工地創建活動,提升施工工地管理水平,確保建成質量樣板工程。嚴格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實施綠色建築行動,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加強對已入住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質量安全狀況的檢查,重點是建成入住時間較長的安置住房,對有安全隱患的要督促整改、消除隱患,確保居住安全。建設和施工單位要科學把握工程建設進度,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周期和造價,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五、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一)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市、縣政府應當編制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年度建設計劃,明確建設項目、開工竣工時間等內容。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小區的規劃設計條件應當明確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種類、建設規模和要求等,相關用地以單獨成宗供應為主,並依法辦理相關供地手續;對確屬規劃難以分割的配套設施建設用地,可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商品住房用地或劃撥供應保障性住房用地時整體供應,建成後依照約定移交設施、辦理用地手續。配套設施建成後驗收合格的,要及時移交給接收單位。接收單位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投入使用。
(二)完善社區公共服務。新建安置住房小區要及時納入街道和社區管理。安置住房小區沒有實施物業管理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應組織做好物業服務工作。要發展便民利民服務,加快發展社區志願服務。鼓勵郵政、金融、電信等公用事業服務單位在社區設點服務。
六、落實好各項支持政策
(一)確保建設用地供應。市、縣政府應當編制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各級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部門要共同商定棚戶區改造用地年度供應計劃,並根據用地年度供應計劃實行宗地供應預安排,將棚戶區改造和配套設施年度建設任務落實到地塊。市、縣規劃部門應及時會同國土資源部門,嚴格依據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棚戶區改造區域全部擬供應宗地的開發強度、套型建築面積等規劃條件。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應及時向社會公開棚戶區改造用地年度供應計劃、供地時序、宗地規劃條件和土地使用要求,接受社會監督。
(二)落實財稅支持政策。全省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大棚戶區改造資金投入,落實好稅費減免政策,並加大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公用事業附加、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國有資產經營收入以及土地出讓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城市棚戶區改造。支持城市、國有工礦、國有林區(林場)、墾區(農場)棚戶區改造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券制度,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對在城市棚戶區中配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享受相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各級財政補助。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市、縣政府要利用好國家開發銀行的金融支持政策,對於「紅線」外與棚戶區改造直接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且已納入棚戶區改造規劃並同步報批的,國開行予以信貸支持。同時積極與省住房城鄉建設、財政等部門對接,利用棚戶區改造融資平台,加快項目前期准備工作,爭取更多的貸款支持。要建立健全信貸償還保障機制,確保還款保障得到有效落實。推進債券創新,通過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和運營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市場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研究建立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棚戶區改造融資體系。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積極支持符合信貸條件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比照公共租賃住房融資的有關規定給予信貸支持。
七、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大棚戶區改造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機制,廣泛宣傳,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抓好組織實施。省級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依據各自職責,加強對地方的監督指導,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共同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4月26日
⑤ 物業公司如何貫標
004年被全國城建抄培訓中心授權襲西安培訓部,負責陝西省的《全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崗位資格證書》的培訓和物業管理企業中高層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 2006年與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培訓中心多次合作在陝西地區組織中國注冊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考前培訓工作。 2008年至今與陝西省建設廳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合作並授權陝西省建設廳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西安培訓部,主要負責西安市物業管理《建設企事業單位專業管理人員崗位證書》培訓。 2010年組織了西安規模最大、人數最多、質量最優的注冊物業管理師考前培訓。 具體情況你可以打電話咨詢
⑥ 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直屬機構
·行政許可中心
·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陝西省版城鄉規劃委員會督查辦
·陝西省建設信息權中心
·陝西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
·陝西省建築節能與牆體材料改革辦公室
·陝西省建設新技術推廣中心
·陝西省建設廳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
·陝西省城市節約用水指導中心
·陝西省城市燃氣管理指導中心
·陝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
·陝西省建築標准設計辦公室
·陝西省建設工程造價總站
·陝西省建築行業勞動保險基金統籌管理辦公室
·陝西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
·陝西省建設廳執業資格注冊中心
·陝西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⑦ 卓達集團房地產有限公司的項目介紹
卓達集團創建於1993年7月,現凈資產逾千億元,企業員工達15000餘人。
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卓達集團在正定、鹿泉、靈壽、行唐四縣區同時啟動建設四座卓達新材工廠,規劃年產能10億建築平方米、每年3萬億元的價值,將石家莊建成中國綠色建材之都、綠色建築之都。
在內蒙古,卓達集團與烏海市政府簽約,投資建設烏海·卓達新型材料科技產業園,這是卓達集團在內蒙古建設的首個新材項目。卓達集團將把新型建材與烏海原有的煤炭、鋼鐵、玻璃等產業緊密地結合起來,豐富建材全產業鏈條,建設年產2000萬建築平方米新材生產基地,把烏海打造成全國性的建材產業集聚區,共同推動中國綠色住宅產業化大發展。
在福建漳州,卓達集團與漳州市詔安縣政府簽署了合作共建卓達閩粵生態產業濱海新城的合作協議,為當地引進新型材料、分時度假養老、文化創意、竹產業、木產業、富硒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先行啟動的新型材料產業將依託福建與台灣、東南亞的地緣關系及便利的海陸交通優勢,拓展東南亞海外市場。依託區域內76萬畝富硒土壤資源,打造富硒農產品產業鏈。挖掘烏山、九侯山的自然風景資源,建設健康養老示範區、山海旅遊度假區,打造輻射海西乃至全中國的分時旅遊度假、養生養老目的地。在廈漳泉經濟核心圈和珠三角城市群的重疊區,在海濱長壽之鄉,打造閩粵兩省生態產業新城示範項目。
在陝西,卓達集團挺進大西安都市圈,進駐渭南市鹵陽湖現代產業開發區,在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內,在萬畝鹵陽湖畔,布局養老產業、新型材料、智慧創意、生態濕地、旅遊中心、高端職業教育、綜合配套現代服務業等板塊。
在雲南,卓達集團與曲靖市政府簽約,曲靖市政府計劃每年至少包銷1200萬平方米卓達新材綠色模塊化整體抗震房屋,5年內至少包銷62萬套合計6000萬平方米卓達新材綠色模塊化整體房屋。在大力促進卓達富源新材料產業園投產運營的同時,曲靖市政府將大力推進卓達新材在政府保障房、安居工程、抗震房等諸多政府投資項目的廣泛應用。曲靖市富源縣政府與卓達集團合作共建總規劃面積3000畝的卓達新材產業園,其年產能可達5000萬平方米綠色建築,年產值750億元,為當地年貢獻稅收18.75億元,吸納當地30000人就業,帶動當地經濟轉型發展,推動雲南乃至整個大西南地區的開發建設。
在海南,屯昌縣政府與卓達集團簽訂了「屯昌富硒產業經濟區及新型材料基地項目」合作協議。在800平方公里富硒帶上,共建生態科技新城、雨水嶺產業園、富硒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級富硒農業產業園、富硒養生庄園,以及建設新型材料基地,綠色家居生產基地,綠色建築產業化研究中心。通過三產聯動模式,打造科技屯昌、富硒屯昌、綠色屯昌、宜居屯昌。
在湖北,卓達集團挺進大武漢城市圈,在咸嘉臨港新城38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核心區,政企合作建設卓達生態產業新城。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和丘陵地貌,開發24萬畝斧頭湖、12萬畝的西涼湖水資源,建設一座產業之城、智慧之城、旅遊之城、養生之城,建成中國真正的「威尼斯水城」。
在江西,卓達集團與高安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政企聯手共建高安卓達產業新城。卓達集團將以「霍華德田園城市」的群體組合模式為核心開發理念,構建包括高安卓達信譽農業產業園、卓達綠色模塊化住宅 產業基地、江西省養生養老產業示範區、江西養老教育產業園區、江西省養老用品生產製造基地和竹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等產業在內的「一個精品中心城+六大朝陽產業區」空間發展模式。
在湖南,卓達集團與張家界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天門山先導區卓達大坪旅遊國際旅遊度假區。卓達大坪國際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集中建設用地約15平方公里,與國家5A 級景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連為一體。該項目將按「森林、峽谷、溫泉、健康、養生、養老、度假」七大主題規劃,重點打造高端養老示範基地、國際山谷養生基 地、國際康復療養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旅遊及影視教育培訓基地、綠色奧特萊斯購物公園、水樂谷主題公園、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重點項目。
在重慶,合川區政府與卓達集團簽約,合作共建「卓達·重慶合川小安溪生態新城」。在與釣魚城一江之隔的金沙半島、龍游山的山水之間,重點發展旅遊產業、養老產業及健康產業,率先建設主題樂園和卓達生態產業新城綜合體,重現山水交融生態特色城市。
天津
在天津,卓達集團積極推進京東衛星城的建設,與民政部合作建設規劃總建築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中國養老樣板區。同時開發總規劃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第一期已交付使用。1000萬平方米的京東溫泉鎮正建設中。
山東
在山東,在國家半島藍色經濟區,卓達張家埠30萬噸級國際大港、規劃4000萬平方米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臨港園區、規劃2000萬平方米香水海旅遊商住新城三大項目正全力推進。
海南
在海南,建築面積達2000萬平方米的國際健康養生城正在快速推進。 在五指山,60萬平方米的新項目6月份准時開工。
跟著國家戰略走是卓達發展的核心理念,卓達養老社區、卓達文化產業園區、卓達臨港產業園區、卓達新型低碳建材產業、卓達健康養生產業、卓達綠色農業等產業布局其實都是在為國家著想,也是在為企業未來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