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8層高層得房率一般是多少正常
18高層得房率一般是在75%-80%之間。高層產品因有電梯、大堂等公共設備佔用空間,得房率要低些。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築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高層住宅購買注意事項
1、購買高層住宅要注意其戶型的格局,因為很多高層住宅都是屬於框架結構的,一層的對稱布置一般是兩戶,有些甚至是多戶,這樣很容易出現南向房和北向房,並且室內隔牆是現澆混凝土,不能打通,其戶型的格局基本不能改變,所以在選購高層住宅時,一定要考慮好入住後的舒適程度。
2、密度是決定高層住宅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密度越低,居住的品質越高,反之,其密度越高,居住的品質就越低。
3、高層住宅的電梯質量要注意,我們在購房時不僅要注意電梯的運行速度,電梯的質量也不能忽視,一定要詢問清楚,電梯發生故障時樓盤維修人員如何解救,並且要與開發商簽訂責任書,以及電梯出事故如何賠償。
4、注意樓層供水、水壓、供電、應急電源等細節,用水高峰期時,高樓層的水壓通常會比較低,水流量小,影響家庭用水。所以在購買房子的時候,需要向開發商或者是售樓處咨詢樓層的供水、水壓,甚至是應急電源等相關問題。
早期的高層住宅都在頂層有水箱間,先將水抽到頂層再往下供,這樣不會因壓力不足而使高層居民用不上水。近幾年的高層住宅都採用二次供水方式,對高樓層的水壓基本沒有影響,不過,應急發電機組的配置很重要,保證市內停電時,電梯也能暫時運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18層高層得房率一般是多少正常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㈡ 高層住宅得房率多少最適宜 75%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也在逐漸長高,在這些高樓拔地而起的同時,城市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也在日益減少,因此住宅也從多層時代開始向高層時代過渡。對多層情有獨鍾的長春市民,在面對日益增多的高層產品時,有些顧忌高層的得房率少。而各家樓盤對高層房源做出的得房率也都不一樣,那麼到底高層住宅得房率多少為最宜?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不同的物業類型得房率各有不同,高層得房率在75%-80%為最宜。 現狀高層房源漸佔主流縱觀長春市各大區域樓盤,高層房源越來越多,多層、洋房、別墅產品日益稀缺,例如經開區的高層住宅就很多,可以說是長春市的高層住宅集中區。此外,綠園區、寬城區、二道區等區域的高層住宅也相繼拔地而起,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面對漸佔主流的高層產品,購房者們也開始漸漸接受。「土地資源的日益稀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這些都是住宅長高的原因,高層、超高層將成未來長春市住宅產品中的主流。」綠園區某樓盤負責人說。高層產品在設計過程中,也不斷追隨人們的居住需求,觀景高層、高層豪宅等產品層出不窮。隨著住宅品質日益向縱深發展,人們對套內使用空間也給予關注,同時對公共空間也提出了更舒適、更安全、更美觀等要求,而開發商在設計時,也增添了入戶大堂等空間,讓人們居住得更加舒適。觀點75%-80%的得房率最宜「你們得房率是多少?」「這套房子不錯,得房率很高。」在選擇高層產品時,總是聽到這樣的問題,實際上,高層的使用空間一直是購房者關注的。不同樓盤做出的得房率也是不同的,那麼是不是得房率越高越好?高層得房率到底多少最合適?華瀚四季花園項目負責人表示,高層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最適宜的是在75%-80%之間,這樣的居住舒適度比較高。「高層的得房率也看類型,現在18層的板樓,得房率能做到82%左右就很不錯了。」中信城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不同的物業類型得房率各有不同,多層、別墅產品因公共配套少,所以公攤低,得房率較高。高層產品因有電梯、大堂等公共設備佔用空間,得房率要低些。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又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75%-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即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趨勢買高層的人將越來越多高層有高層的優點,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上了高層的優勢,開始選擇在高層居住。「我是80後,喜歡現代時尚的生活方式,選擇住宅時,我也喜歡現代感十足的高層。」已經工作了2年的小張說。此外,也有人鍾愛高層的視野開闊,可以俯瞰城市、觀美景。在汽車尾氣等污染嚴重的今天,高層因其產品特性,空氣質量較好、噪音較小,也很受購房者歡迎。同時,高層上下樓有電梯代步,出入方便,雖然得房率低一些,但還是有人喜歡。
㈢ 樓房共18層,兩梯四戶,公攤面積多大
高層的公攤一般都在23-30%。你這個兩梯四戶,公攤會小很多
㈣ 18層的高層樓房得房率一般多少
18層的住宅,開始要設置消防電梯,但是要增加一個消防電梯前室以及對應的正壓送版風風井,權如果還是一梯兩戶,每戶要增加五六平米的公攤,這時候每戶總的公攤就超過20平米了,對於現在賣得最好的80、90平米的房子來說,得房率已經到了75%了
㈤ 一梯兩戶18層樓,公攤面積是多少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計算公式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ps:外牆隔牆量中線,套內牆體全計算;陽台區分封閉否,封閉全算未封半。
例子說明:一套9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戶型,套內面積是74平方米。那麼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90-74)平方米= 16平方米;公攤率=公攤面積/建築面積= (16 / 90)平方米= 17.8%;得房率=(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90-16)/ 90平方米=82%。
㈥ 同樣是兩梯四戶,一棟樓有十八層高,另一棟樓12層高,哪一棟樓房子的得房率高
同樣是2梯4戶,一棟樓有18層高,另一棟樓12層高,肯定是18層樓高的房子,得房率要更高一些。
㈦ 為什麼18層比11層的高層公攤面積大
按照我國的《建築設計防火規范》18層的住宅較11層的多一部消防電回梯,消防答電梯要設置消防電梯前室,設置前室以後,不能所有的戶門都通至前室,這樣就會有一個公共走道,這樣一環套一環的,公攤面積就多出來好多。一般住宅樓的話,11層是一個坎,18層是一個坎。大於11層的住宅必須要設置消防電梯,大於18層的住宅必須要設置兩個樓梯,簡單地說,樓越高,火災時,消防撲救的難度就越大,安全疏散的需求就越高。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㈧ 關於公攤面積,33層的高層(一梯四戶)和18層的高層(一梯五戶)公攤面積哪個多哪個少
1、房子的公攤面積是分攤系數乘以房子的套內建築面積得到的數字。
2、公攤系數=整個建築的公共部分面積(樓梯間、電梯間、樓道、保安室、架空層等等)除以整個建築的總套內建築面積。
3、國家目前對商品房的分攤系數並沒有硬性規定,每個樓盤的分攤系數都是自行設計的,當然,為了增加樓盤的競爭力,公攤方面還是要照顧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的。
4、因此,樓盤的分攤面積並沒有法規依據,也不可以預先計算。業主可根據本身對居住舒適性和購房預算來確認公攤是否合適。有錢的人,一般不會在乎公攤面積的大小,只要住的舒服(公攤越大居住舒適性越高);而經濟較緊張的人,會選擇分攤系數較低的房子(公攤越小,得房率越高)。
5、所以,分攤面積大小,需要你自己去實際考察樓盤,並詳細閱讀樓盤資料,了解分攤系數和各戶型的實際分攤面積是否合適你的要求。
6、前面說過,架空層是業主共用部分,是納入公攤系數計算的。用途可為業主活動空間,或公共綠地,或物業服務辦公用途等等,但不得出售給個人獨立使用。
7、補充回答:架空層也是普通的樓層,層高比標准樓層要高,一般有4米以上,只有水泥柱子框架,沒有磚牆,因此通風、採光良好,就像一個巨大的涼亭一樣。可以設置桌椅、康樂設施、種植花草等等,用作居民的休閑、娛樂場所。它的面積就相當於一層樓房的面積,由整棟樓的全體住戶分攤。架空層層數正常計入樓層數,佔用了一個樓層數字。有些架空層設置在一樓,那最低的住宅就是二樓開始算起;有的架空層設置在3樓,而一二層作為商鋪了,那最低的住宅就是4樓了。
㈨ 18層小高層得房率是多少,建築面積是83平,實際住房面積有多少呢
得房率在75%-80%之間,實際住房面積可能在100平米左右
㈩ 一梯兩戶18層樓,公攤面積是多少
什麼是公攤面積?
公攤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它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無論是多層、高層還是商品房都有公攤。公攤面積越大,得房率就越低,反之,則越高。yuqiancyh
計算公式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ps:外牆隔牆量中線,套內牆體全計算;陽台區分封閉否,封閉全算未封半。
例子說明:一套9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戶型,套內面積是74平方米。那麼公攤面積 = 建築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90-74)平方米=
16平方米;公攤率=公攤面積/建築面積=
(16
/
90)平方米=
17.8%;得房率=(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90-16)/
90平方米 =82%。
不同類別住宅公攤比率不一樣
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多層建築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磗混結構的建築,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築面積的13%到18%。室內的層高分為室內凈高(地板與天花板之間的距離)和室內層高(地板與上層地板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層高在2.8米左右,室內凈高在2.65到2.7米之間。如果室內層高超過4.7米以上應按照兩層計算室內面積。
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樓層為7—9層為小高層,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於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按規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於配電梯的范圍之內,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最大的。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築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最高。另外高層建築有電梯及電梯前室佔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佔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佔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築較多層建築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於本樓內部並與本樓建築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並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築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注意:公攤面積過高雖然會影響住宅面積,甚至會花更多的錢購房,但是公攤面積過低,也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的規模縮減,因此也將影響居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