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層的樓能抗幾級地震
自唐抄山地震後,建設部規定,所有房屋(包括民用樓房)抗震要求不得低於8級(烈度)。
說明一下,烈度和震級是是兩個概念,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震級:是指地震源所釋放的能量。分1~9級。
烈度:是指在目一個地點地面受到的影響大小和產生的破壞程度。與震級和地震源距地面的距離以及離震中的距離直接相關。地震源越深,對地面的影響越小,距離越遠影響也越小。
所以不能說樓房能抗幾級地震,只能說抗震能達到幾級烈度。
㈡ 六級地震會不會房屋倒塌
樓主你好!
這個需要看房屋的防震等級了,如果可以抗6級及以上,問題不大;如果不是則有可能
㈢ 中國的高層建築抗幾級地震
我國高層建築的抗震級別如下:
磚混結構一般為5級,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框架結構一般為7級以上。
首先,這取決於結構。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是抗震。國際上對地震震級採用里氏震級指數,震級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傷、4級輕微損傷、5級以上損傷。因此,在m≥5級地震區的住宅建築設計中應考慮抗震問題。
抗震設防等級是指設計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建築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按照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建築高度四個因素,採用不同抗震設防等級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將其抗震等級分為四級,即一級至四級,表示其非常嚴重、嚴重、相對嚴重和一般四級。在我國建築業中,這一等級標准得到了嚴格執行。
(3)高層住宅6級地震擴展閱讀:
設計規范
鋼筋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結構類型、建築高度和設防烈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滿足相應的計算和結構要求。
1、對於設防烈度為6度的建築物(除在四級場地上建造的高層建築外),可不進行截面抗震驗算,但應滿足本章有關抗震構造要求;
2、框剪結構中,當剪力牆部分的地震傾覆力矩不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時,應根據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採用框架部分;
3、有框架支撐層的剪力牆結構,除樓層剪力牆底部的配筋區外,可根據一般剪力牆結構的抗震等級選用;
4、房屋高度為室外至檐口高度;
5、常規民用框架結構(不含體育館、劇院)及類似工業框架結構,設防烈度8度,房屋高度不大於12m,抗震等級為三級;
6、設防烈度為6度和7度的地區,採用框架支撐層剪力牆結構時,建築高度分別不超過120m和100m。
7、本表所列結構除鉸排架外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力牆為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的現澆剪力牆。
㈣ 一般樓房可以防幾級地震
抗震等級的標準是根據樓房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以及房屋高度這四內個因素決定的。通常容情況下,住宅的抗震標准都在七級以上,設防烈度都在6-9度之間。
由於我國地形較為復雜,各地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程度不同,國家沒有明確規定出住房等級的標准級數,而是根據樓房具體情況中四個因素,和設定好的抗震等級來進行設計的。
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稱為弱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稱為中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稱為強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稱為巨大地震。
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和賓諾·古登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地震震級。里氏震級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准。
㈤ 5級以上的地震,震多久房屋會塌6級的地震一般會有多久的餘震
要看房復子結構。。五級地震一般制的土基房幾分鍾就塌了。磚混的房子如果建築質量好的話不會塌的。。但是會有很多裂紋。。高層和小高層五級地震一般不會造成什麼大的破壞。。因為結構是鋼混。。6級地震要看它的地質構造。一般都有餘震。。因地震構造而論
㈥ 發生6級以上地震時,住幾樓的人最安全
發生六級地震時,一樓是最安全的。
一層
優點:當發生意外時,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一層當屬最安全的樓層了。
應該是越低的越好.因為離地面越近,地震時可以較快逃離到空曠時.
同一樓層倒是有相對安全的地方,一般核心筒樓梯間和主要承重構件,剪力牆、柱子附近受破壞情況好一點,普通填充牆會有倒塌傷人的風險。
綜上所述,發生6級以上地震時,住一樓的人最安全。
㈦ 樓房的抗震級數為6度,那是相對於能抵抗幾級地震啊
你好!
相當於5級地震。屬於低抗震設防標准,基本一個淺源5級左右地震就差不多倒了。
打字不易,採納哦!
㈧ 普通的六層居民樓房通常能抗幾級地震這方面國家有規定嗎
不知道 你說的好普通的樓房!
中國各個地區的檢查房屋合格的指標:一般是6.5
㈨ 高層住宅的抗震是多少
抗震是房屋建築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難的課題,抗震房屋的地基一般打在堅固岩石深處,可以隨震動一起移動。2樓到5樓之間,用20組四角柱來支撐大樓。堅固的底層樓。白色石英護牆板以鋼管加固,這一設計可承受左右的搖動。金字塔型的重心較低,所以能承受搖晃。緊急逃生梯設在西翼,升降梯則設在東翼。所有設備都鎖在牆上固定,而且全部都能承受上下和左右的移動。整棟採用防震材料。較高樓層有彈性。
從1974年原國家建委發布全國第一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起,中國對建築抗震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嚴格: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對「74規范」進行修改,頒發了「78規范」;1989年,又發布「89規范」,6度區的建築工程正式納入抗震設防範圍;2001年,對「89規范」進行修訂,從2002年1月起實施新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國抗震設防烈度分6~9度,度數越高要求越嚴,根據2002年起實施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要求做到:當遭受低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當遭受相當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一般來說,全國大部分地震不活躍帶抗震設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
國家在建築抗震設計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築是要抗7度,及可抗6級地震,對一些超高層的建築,必須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評價,通過安全評價性去測試標准,以保證建築達到基本抗震地區的要求。除了設計達標以外,施工的質量也是非常關鍵的,要有合規的設計,合乎要求的標准,合格的施工質量,幾個方面做好了,才可以達到抗震的標准。
㈩ 一般的高層建築能抗幾級地震
我國高層建築的抗震級別如下:
磚混結構一般為級,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框架結構一般為7級以上。
首先,這取決於結構。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是抗震。國際上對地震震級採用里氏震級指數,震級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傷、4級輕微損傷、5級以上損傷。因此,在m≥5級地震區的住宅建築設計中應考慮抗震問題。
抗震設防等級是指設計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建築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按照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建築高度四個因素,採用不同抗震設防等級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將其抗震等級分為四級,即一級至四級,表示其非常嚴重、嚴重、相對嚴重和一般四級。在我國建築業中,這一等級標准得到了嚴格執行。
(10)高層住宅6級地震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抗震規范實際上是各國建築抗震經驗帶有權威性的總結,是指導建築抗震設計(包括結構動力計算,結構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內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個國家經濟與建設的時代水平,又反映了各個國家的具體抗震實踐經驗。它雖然受抗震有關科學理論的引導,向技術經濟合理性的方向發展,但它更要有堅定的工程實踐基礎,把建築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點冒險和不實。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現代規范中的條文有的被列為強制性條文,有的條文中用了「嚴禁,不得,不許,不宜」等體現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須,應該,宜於,可以」等體現不同程度靈活性的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