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動通信基站是否可以建在居民住宅區
是不可以建在居民住宅區的。
法律規定:國家環保總局1997年3月發布的版18號令規定:一切涉及到電磁輻射環境權影響的項目或活動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此令發布前建成的,要進行補評。
《國家電磁輻射保護管理辦法》第20條規定,在集中使用大型電磁輻射發射設備或者高頻設備的周圍,按環境保護和城市規劃要求規定的限制區域內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兒園等敏感建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四十七條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民用建築物上附掛電信線路或者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是應當事先通知建築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並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准向該建築物的產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支付使用費。
《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對物業公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問題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持有1/2以上投票權的業主參加制訂修改。
⑵ 移動通信基站是否可以建在居民住宅區
移動通信基站對人體的危害:移動通信通過天線發出電磁波,對於電磁版波的輻射是指能量權以電磁波的形式由輻射源(天線)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簡稱電磁輻射。當電磁輻射穿過人體時,其能量會被人體吸收,如果這種能量過大,將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人體暴露在這樣的電磁輻射環境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一般是不會建在居民住宅區的,或者在安全范圍內,建在住宅區附近。
⑶ 移動通信基站是否可以建在居民住宅區
可以,不是正對天線輻射較小,現在站距都是3百米左右,居民區好多的。
⑷ 國家規定通信基站離居民有多遠
截至2019年11月,國家法規中並未規定通信基站跟居民之間的距離,但部分城市規定了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22米內不能設置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通信基站。
以揚州市為例,《揚州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基站建設應滿足無線電覆蓋范圍要求,達到國家通信行業的服務質量標准,並符合以下條件:
(一)基站選址應符合城市市容景觀要求,不得設置在城市的歷史保護建築物、標志性建築物上,新建基站在居住區選址的,應優先考慮設置在非居住建築物上;
(二)天線的朝向和布局應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盡量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建設方案;
(三)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設置、使用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基站;
(四)基站的設計與安裝,應當按照國家建築方面的有關規定進行,不得危及相關建築及其周邊的安全;
(五)經營者應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避免對其他無線電通信系統造成有害干擾。
(4)住宅區5G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五條建設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的選址,應當符合城鄉規劃的要求,避開影響其功能發揮的建築物、設施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修改城鄉規劃,安排可能影響大型無線電台(站)功能發揮的建設項目的,應當考慮其功能發揮的需要,並徵求所在地無線電管理機構和軍隊電磁頻譜管理機構的意見。
設置大型無線電台(站)、地面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其台址布局規劃應當符合資源共享和電磁環境保護的要求。
⑸ 移動信號塔離住宅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移動信號塔的建成,要經過審批,《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規定了其公眾曝露控制限值,必須低於這一值方可通過審批,但是沒有「安全距離」一說。
手機信號發射塔會產生一定的電磁輻射,這與福島核電站泄漏產生的電離輻射不同。 手機信號發射塔,學名叫基站天線,發射功率一般在20W~60W范圍,頻率分別是900MHZ和1800MHZ。一般GSM基站天線高度均在35至55米,電磁波在空中傳播衰減很快。其次,當電磁波穿過一般磚牆時要衰減6dB左右(摺合4倍),而穿過帶鋼筋的牆要衰減20dB左右。目前移動通信所用900MHz頻率帶寬,其電場強度只要小於每米12伏或者說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於40微瓦就符合安全標准。 這個在國內頒布《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環境電磁波衛生標准》及《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有相關說明。另外,基站發射的無線電波是水平方向傳播的,垂直方向幾乎為0。雖然,國內目前沒有關於安裝離住戶的最小距離的標准,但一般認為最小防護距離應保持30米以上,具體還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核算結論。
我國法律規定,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必須符合《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與《環境電磁波衛生標准》的要求。其中規定,電場強度只要小於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於每平方厘米40微瓦,就是符合安全標準的,這個標准甚至比手機、電腦的輻射水平還低。近年來,我國的環保機構曾多次對各地基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輻射量均大大低於國家電磁輻射防護標准所規定的限值。 但是,對於輻射影響,除了確定性效應以外,還有隨機效應,也就是說,針對不同人群,一定的輻射劑量長期影響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嬰幼兒更為敏感,受影響的幾率遠大於成人,因此應重點保護;某些劑量對人長期作用也會增加致癌可能性。 總之,要正確認識電磁或電離輻射的危害,既不能盲目的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如確有不良反應,可申請環保部門進行檢測。
⑹ 國家規定手機發射塔離居民區的安全距離是多少米
參考國家標准:
1、基站建設時,天線必須高於天線,天線的主方向必須在距離建築22米以內,距離天線1.2米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在居民屋頂安裝基站天線),通信基站符合國家相關標准,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
2、電場和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電磁波,電磁波發射或會聚到空氣中,稱為電磁輻射。
3、事實上,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輻射中。由於地球本身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和閃電會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和其他恆星也會從外層空間產生穩定的電磁輻射流。
4、電磁輻射雖然無處不在,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可怕。當電磁輻射能量(其大小以強度表示)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時,對人體、生物體和其他生物體都是有益的。能促進機體微循環,防止炎症的發生,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5、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電磁輻射的高低頻率的比率,二是看電磁輻射功率的大小。只有當這兩個因素超過一定的允許值,造成輻射污染時,才可能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
(6)住宅區5G擴展閱讀:
手機發射塔對人體的危害移動通信通過天線發出電磁波,對於電磁波的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由輻射源(天線)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簡稱電磁輻射。
當電磁輻射穿過人體時,其能量會被人體吸收,如果這種能量過大,將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人體暴露在這樣的電磁輻射環境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場可分為近場和遠場。一般來說,距離天線300米以內的區域是近場區域,其中電場比磁場強得多。在面積大於300米的地方,磁場比電場大得多。遠場為弱場,電磁場強度較小。
因此,對於一個固定源可以產生一定強度的電磁輻射,電磁輻射要注意保護,包括保護運營商和人民在近場環境中,以及各種電子和電氣設備的保護位於近場。在偏遠地區,人們受到的傷害通常很小,因此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信號的保護。
⑺ 如果家樓頂安裝了一個移動信號塔,輻射大嗎
有輻射,但都在國家安全標准內,不會對人體有不良什麼影響的.通訊設施的發射塔都是經回過當地環保局批准建的答,功率很小,在200mW以下,對人基本沒有危害.
專家告訴我們,一些城市建有電視塔,因為電視塔有幾百米高,輻射的區域已經超越了居民住宅的高度,基本不會對市民的健康產生影響.有些高樓架設有天線,像拋物面天線,手機基站及傳呼台天線,這些天線功率有限,而且受當地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控制,對居民影響不大.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信號發射鐵塔.信號發射鐵塔高度一般在45米以上,而一般住宅樓高度為7層,約21米左右,鐵塔天線高度遠高於現有住宅,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⑻ 手機信號基站與住宅的安全距離是多少米
手機信來號基站與住宅的安源全距離是22米以內,建築物1.2米以上。
⑼ 移動信號塔安裝在我家樓頂上,這樣合法嗎
沒有經過當時人將移動信號塔安裝在樓頂上不合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四十七條,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民用建築物上附掛電信線路或者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是應當事先通知建築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並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准向該建築物的產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支付使用費。
移動信號塔安裝有輻射但是影響健康。
國家規定的基站輻射標准功率密度是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現在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時執行的都是小於8微瓦/平方厘米,實際使用中,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更小。
(9)住宅區5G擴展閱讀:
雖然一個基站的功率比一部手機的功率大,但由於基站距離人體很遠,給人的輻射量遠遠小於手機。
一般情況下,在通話時,手機距離人體2-3厘米,而人體距離基站最少20米,兩者距離相差1000倍以上,而且手機往往具有比較靈活的功率控制機制,當手機信號弱時,手機會自發提高功率,以便搜索並接收信號,手機的輻射增加。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多建基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小輻射。
移動通信基站密度越高,每個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越低;手機距離移動通信基站越近,手機在使用過程中對通話者的電磁輻射量越低。
手機信號強度顯示「一格」時,手機發送功率在1瓦以上;信號強度顯示「五格」時,發送功率只有0.1瓦左右。就此來看,大家鬧著「拆基站」造成手機信號不好,反而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更大的輻射隱憂,因為手機找不到信號就會自動放大功率加強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