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層樓房最好是幾層
您好抄,高層選房一般都要看光線,噪音,灰塵這些因素,再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個適合的樓層,沒有好壞之分。
1.光線。樓層自然不適宜於太低,低層的陽光會被周圍的建築物遮擋。
2.噪音。在城市裡,噪音源很多,吸收的噪音比較多的就是低樓層了。但要是低層周圍有樹木、隔音板之類吸收聲波的物體,就會好一些。
3.灰塵。10層以上的基本不會受到灰塵的困擾。
4.視野。樓層越高視野越好。但太陽直射樓頂,夏天會很熱。
至於高層樓層怎麼選最好,都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情況下次頂層是比較好的選擇。結合了這些因素,一般還要看個人最看重的是什麼。重視舒適度的就從通風光照安靜程度等方面考慮。
『貳』 32層的高層住宅,住幾樓最合適
30,二層的高層住宅,呃,住在30層,往下20層往上都行。或者是嗯,12到15層都行。
『叄』 高層樓住在多少層好,幾層最適宜人們居住
高層樓住六七層的住宅最好。
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幹道200米才算安全。
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高層樓特點
使用率比較:多層高於高層,85%左右;高層住宅樓由於有電梯、電梯前室等,需分攤的公用面積較多,高層塔樓使用率72-75%,板樓在78-80%。
建築質量比較:多層一般為磚混結構,抗震性能比高層差;高層一般為鋼筋混凝現澆,抗震性能好,折舊年限長。
房型構造比較:多層一般坐北朝南,南北通風,使用面積高、房型合理,大開間容易隔開裝修;高層一般為框架結構,加上要考慮電梯的位置,戶型設計較難,裝修也易帶來不便。
『肆』 高層樓房最好住第幾層(共19層)各層的說法
在買高層樓房時,中間的樓層更適合居住,因為這類樓層既不像低樓層那樣嘈雜,也不像高樓層那樣風大。
一、“黃金”樓層如果上述所有樓層均無法購買,那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樓層,可結合家庭成員的年齡構成、健康狀況、生活便利等因素綜合考慮。
家裡若有老人和孩子,可選擇3-6樓不僅上下更方便,還可增加老人和孩子的戶外活動機會。
家裡若只是年輕人或者新婚夫婦,那麼可以選擇20-23層,這種樓層不但採光更好,而且空氣流動更快,也比較宜居,最重要的是20-23層由於層高比較高的原因,普遍沒有底層各種噪音的困擾。
『伍』 高層住宅幾層最好 買房如何選樓層
1、考慮家庭成員的情況
在選樓層時,首先要考慮家庭成員的情況。如果家裡有老人回,就不答宜選過高的樓層。現在的住宅,大多有落地窗或飄窗的設計,部分老人如果通過窗子往下望,容易產生眩暈的感覺。如果家中有小孩,那麼落地窗或飄窗上需要加裝護欄,影響了美觀度。
2、買房成本要考慮
大家都知道,樓層跟房價有著密切的關系,同一棟樓,樓層越高,房子的單價也就越高。在買房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同一棟樓同一戶型的房子,總價就可能相差很大。因此,買房時必須要考慮成本問題。
3、規避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成為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對於那些臨近主幹道或地下車庫出入口的樓棟來說,在選擇樓層時要注意規避噪音污染。
按照噪音的傳播特性以及有無遮擋物的情況,樓棟接受噪音的情況如下:中間樓層噪音最大,低樓層和高樓層接收到的噪音反而小。
『陸』 高層住宅買在幾層最好
8層以下樓層
1、居住舒適:10層以下建築接近地面,可以看到地面人物和景物,給人以親切安寧、有天有地的感覺,它的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優於高層。在通風、採光、日照等方面都可以基本滿足生活需求。
2、方便家中老人兒童進出: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者孩子,最好選擇10層以下居住,因為老人一般行動不便,居住在高層假如遇上停電,那麼進出會更加不便,家中用水也會因停電而斷水,在低段樓層不會受到影響。
3、價格便宜空間利用率高:開發商一般會在這段樓層把空間設計得靈活,比如1樓有地下室、花園、車庫等空間,其他層有露台、陽光房、天井等布局,這些空間往往半賣半送,購房者可以花小錢得到更多的房屋面積。現在不少高層住宅將戶型設計為「短進深、大面寬」,大大拓寬住戶的觀景視野,也使室內通風採光效果更佳。
8至20層樓層
1、通風採光良好:兼具高層和多層住宅優勢,有比多層更好的室內通風採光,又有踏實居住的感覺,在房間內望出窗外,面向片區景色一覽無遺,視野較好。當然,比其他樓層價格高一些,特別是河濱沿岸、公園、商業區附近的高層,一般都比低樓層貴。不過,適合各個年齡階段和不同家庭結構居住。
2、居住成本低:物業服務公司一般會以住宅的中間層作為收費的基準層,比如一棟樓20層高,那麼就以10層為基準層,每上一層或者下一層,電梯使用費、電梯維護費等費用都會相應的增加或者減少。
21層以上樓層
1、通風採光優秀:高層住宅佔有高度的優勢,不會被遮擋,擁有較好的景觀、通風、採光之絕對優勢,通風採光基本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在通風的流量、採光面積、綠化風景、日照時間等方面是多層住宅所不能比擬的,塵土、噪音、光線污染少。
2、私密性好:高層住宅私密性較好,可以不受或者少受周圍環境的干擾,個人的隱私性強。
3、視野開闊:高層視野開闊,光照效果較好,身居高層、開窗見景,放眼望去,遠處景物盡收眼底,有種高樓攬勝景的感覺,平添幾分生活情趣和品位,極大地滿足人們居家景觀的需求,充分體現了現代住宅的人性化理念,給住戶帶來成就感。
每一個的醫生最重要的事情出來結婚生孩子,就是購買房子,有一個房子可以給自己的家人溫馨的家,而且購買房子涉及的金額比較大,所以,在購買房子一定要注意。
『柒』 請問買房,小高層1-18多少層哪層最好
高層住宅樓層選擇可以根據「住宅樓在總層數的1/3以上、2/3以下為較好層次」的內原則進行選擇,所以18層樓房的容」黃金層「為7——12層。
人最理想的住宅應該貼近地面、貼近自然,高低適中,舒適度、方便度比高樓層好。所以,7、8樓被普遍視為「黃金樓層」,不會達到讓人恐高的程度,但又安靜、不受噪音尾氣影響。
(7)高層住宅幾層最好擴展閱讀
樓層的1/3-2/3處是最佳樓層,7、8層被普遍視為黃金樓層。底層是最差樓層:
缺點:最不安靜,容易遭盜竊。臨街會受到汽車尾氣、噪音污染。在一些小區,地下室會返上來潮氣,使一層更容易受到蟻蟲侵擾。更重要的,一層往往光照不足,嚴重者要白天開燈。
一般情況下先樓層都擁有著以下幾條原則:
1、家裡有老人小孩,能選低層就選低層。
2、如果購房者想視野開闊,那就往高了選,當然前提是你不恐高。
3、如果項目整體是高層小高層,不建議選低層,採光肯定不好。
『捌』 高層樓房住幾層最好
購房者購買高層住宅的時候最糾結的莫過於選擇多少樓層了?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有的購房者喜歡採光就選擇高樓層、有購房者的恐高就選擇低樓層了,每個購房者只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才能選擇最滿意的樓層。今天,主要分享一下選擇樓層的四大標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適合的樓層。
一、採光時長:隨著樓層越高日照越長、採光越好,盡量選擇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雖然開發商建設的每個戶型都符合國家日照采游標准,但很多戶型的日照標准只是按照最低標准設計(一天滿足1-2小時日照),完全不能滿足購房者日常的日照需求,特別是在陽光如此稀缺的今天,採光充足已經是一個優質房子的標配。
但是購房者根本沒辦法算清自己購買戶型的日照時長,因為計算每個戶型的日照時長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到樓間距、樓層高度、太陽角度等各種因素,開發商都需要依靠專業的計算軟體完成,購房者想計算清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購房者可以採用最簡單的挑選方式,因為日照時長是根據樓層遞增的,也就是樓層越高日照越長,大概每棟高樓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都能保證充足的日照時長,如果購房者對採光十分看中,盡量選擇三分之一以上高的樓層,也就是說33層高樓選擇11層以上樓層、18層選擇6層以上樓層、11層選擇4層以上樓層。
這樣就算購房者無法算清戶型的日照時長,也能保證房子日照採光充足。
二、噪音污染:噪音污染隨著樓層增高而遞增,盡量選擇低樓層房子規避噪音。購房者普遍認為樓層越高距離噪音源頭越遠,噪音污染應該是越低的,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根據噪音的傳播原理,只有房子和噪音污染源超過一倍的距離,才會發生噪音衰減的情況。但實際情況下,雖然高樓層和低樓層的垂直距離很遠,但兩者距離噪音源的直線距離根本不可能超過一倍,所以不太可能出現噪音衰減的情況發展。
1、樓層越高噪音污染越大,只有噪音污染源較近、26層以上樓層噪音才會發生衰減。現在住宅區的供水已經摒棄了水箱供水的方式,基本上採用水務公司直供水的模式,這就導致高層住宅的供水是依靠二次加壓供水,但二次加壓在各個地方並不穩定,經常出現用水高峰期時候,高層的供水出現不足的情況。
1、從採光角度看,盡量購房三分之一高以上的樓層
2、從噪音角度看:盡量購買低樓層的住宅
3、從空氣污染角度看:在高樓林立的區域,不要購買9-11層住宅。
4、從日常便利角度看:盡量購買低樓層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