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發商小區綠化不達標誰來監管
開發商物業已走了,現在業委有個女人在弄,只知道收錢,不知道弄好。草皮上打打除草劑,一片青草死光光。
⑵ 商品房規劃為綠化開發商又建房是不是違法
商品房規劃為綠化開發商又建房是否違法,視具體情況確定。
如果商品內房廣告或者各種宣傳容,將部分區域規劃為綠化,但最後開發商建房,屬於虛假宣傳或者違約,當事人有權以對方違約,要求糾正或者賠償;
如果規劃綠化,但事後建房,未經相關部門批准,或者容積率超過有關規定(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則當事人可以申訴或者舉報。
其他依法建房的就視為合理情況。
⑶ 開發商有權將住宅綠化拿去與辦公樓共享嗎
作為開發商,他是沒有權利講住宅的綠化面積,拿去與辦公樓共享的。因為在開發設計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綠化面積是如何設置的。
⑷ 小區綠化是開發商負責還是綠化局負責啊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嗎
建設、管養歸開發商負責,綠化局(或其他政府部門)依據國家和當地的綠化版規范進行審權核,有的城市需要園林部門蓋章。每個城市具體手段不一樣,但大致是這個程序。
你可以直接找開發商談,如果工程已經總承包,你也可以找承包方談一下
⑸ 開發商將小區綠化移交給物管要辦哪些手續
沒有單獨的手續~
因為小區綠化也是屬於本小區業主共有部分之一,所以是和其他房屋回、設答施、設備及相關資料一起移交給前期物業公司的。但雙方一般會進行現場確認,具體如小區綠化面積、位置、布局、品種等等,但這屬於雙方的確認書,具體內容也各有不同,也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雙方對綠化移交物業管理應當辦理的手續。
你可以查閱一下《物業管理條例》和住建部於2011年1月1日剛剛開始實施的規范前期物業公司接管程序方面的文件。
本人在上海是做物業行業監管工作的,希望已經解答您的疑惑~
⑹ 為什麼現在開發商先做綠化
因為要形象,給客戶一個好的印象。
⑺ 法律對開發商的住房綠化率有要求嗎
所謂「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綠地率所指的專「居住區屬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公共綠地內佔地面積不大於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綠化小品建築可視為綠地。
但綠化率只是開發商宣傳樓盤綠化時用的概念,並沒有法律和法規依據。建設部文件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
建設部文件規定,住宅產業新建居住區公共綠地率應大於等於30%,舊區改造要大於等於25%。綠地率未達到以上規定或未達到規劃標准,屬於開發商的責任。
⑻ 開發商未按合同要求綠化小區環境
如果開發商小區綠化面積不符合規劃設計和購房合同約定,可以向規劃局投訴並按合同約定追究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⑼ 小區裡面的綠化是開發商還是物業公司做的
也不完全是這樣,物業接管後,在業主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合理支配小區的物業費,進行小區綠化,改善小區環境。
⑽ 房地產開發商在綠化部門辦理什麼手續或文件
首先在建設工程來規劃許可源證辦理階段,要在當地規劃部門對報建圖進行審核,需要提交綠化用地平面圖,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可以開始綠化方案圖設計,綠化方案圖優先設計植栽部分,將喬木,灌木,地被的綠色報建圖申報於當地綜合執法部門下屬的綠化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報和審核,通過後才能進入施工圖階段,具體植栽部分方案設計,詳見當地綠化行政審批政策。最後驗收需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規劃驗收,主要是看你的綠地面積是否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綠地面積一致,需要規劃部門認可的測繪單位去現場實測;第二部分是綠化驗收,就是看你在綠化部門行政備案的綠色報建圖是否與現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