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溫度
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溫度為15—18℃度,濕度為78%-85%。具體如下:
一般來說,人體在室內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18℃為宜,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或者相對濕度小於35%,且室內氣溫超過25℃以上時,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你就會有熱的感覺。若氣溫超過35℃,這時人體的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微微涔汗散發積蓄體溫,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就會感到頭昏腦脹,全身不適和疲勞,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且酷熱難熬。相反,當氣溫低於4℃以下,你會感到寒冷。當室溫在8—18℃時,人體就會向外界散熱,加上室內微風吹拂流通,室內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你會感到身體舒適健康。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在室內舒適溫度范圍內不太明顯。但在28℃、相對濕度達90%時,你就會有氣溫達34℃的感覺。這是因為濕度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高,蒸發量少,人體排泄的大量汗液難以蒸發,體內的熱量無法暢快地散發,因此,你就會感到悶熱。僅僅從相對濕度來講,人體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50%,因為在這個濕度范圍內空氣中的細菌壽命最短,人體皮膚會感到舒適,呼吸均勻正常。根據氣象專家統計,當相對濕度達30%時,中暑的氣溫是38℃,當相對濕度達80%和氣溫在31℃,體質較弱的人有時也會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溫高濕天氣,人們就會感到陰濕寒冷。
健康的濕度環境是45%~65%,在這樣的濕度條件下,人體感覺最舒適,各種病菌不易傳播。濕度高於65%會使人體呼吸系統和粘膜產生不適,免疫力下降。
『貳』 樓房裡的溫度多少合適,國家怎麼規定的
過去的建設部規定,室內供暖溫度16上下浮動2度
『叄』 最適合人居住的溫度
20~23攝氏度,這與黃金分割有關,在我國的大理或者昆明,是最合適的
昆明被稱為春城
『肆』 住宅凈高允許偏差為多少
住宅凈高允許偏差為多少
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不論什麼事只要有一個規定,才能盡善盡美的做好,事關國計民生的住宅建設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平常看起來好像沒有特別規定的住宅高度,實際上也是有相關規定的。那麼,住宅凈高的要求是多少呢?允許偏差是多少呢?
什麼是住宅凈高呢?相關的概念指出,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這樣的凈高在全國的住宅中都是一樣的嗎?它們允許偏差是多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住宅凈高詳解
住宅的高度計量除了用"米",還可以用"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層高通常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層高減去樓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凈高。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目前一般住宅層高都在2.8-3米左右。
住宅凈高允許偏差多少
一般認為,房屋層高越高,室內高低處溫度的溫差越大,空氣對流越好,人體感覺越舒適,但房屋的保溫性、節能性相對較差。
如經有關部門確認房屋層高不足的,購房者如何要求賠償呢?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規定的,按合同規定處理;合同沒有規定的,購房者可與開發商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採取法律途徑解決,根據實際情況或要求退房,或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9-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伍』 適宜居住的室內溫度和濕度是多少
適宜居住的室內溫度是20℃左右,濕度夏季以40%~80%為宜,冬季應控制在30%~60%。
20℃左右的室溫最讓人舒服。這個溫度有利於身體散發多餘的熱量,如果室溫超過25℃,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會有熱的感覺。
若室溫超過35℃,人體汗腺就開始啟動,通過出汗散發體內熱量,會出現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頭昏腦漲、疲勞等不適的感覺。相反,當溫度在8℃~18℃時,人體會向外散熱;當室溫低於4℃,就會感到寒冷。
如何保持室內濕度
妙招一:增加居室清潔頻率。用潮濕墩布擦拭地面,清潔的同時進行加濕,增加清潔頻率也就為居室多進行了幾次加濕。
妙招二:養魚、養綠植。 養魚自不必說,魚缸無論大小,都是為居室又增加了一汪水。養綠色植物更能督促居室保持適當濕度,尤其是蕨類植物。
妙招三:經常開窗通風換氣。總的來說,室外的空氣濕度相對要大於室內的空氣,可在上午下午開窗換氣,改變室內空氣流動。
『陸』 居住用地適宜規劃建設的最大坡度是多少啊
居住區用地是規劃建設用地的一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是城市規劃區內可以建設的用地,含基礎建設用地:道路交通,公共建設用地:學校,醫院,商業、倉庫等等等
『柒』 室內濕度達到多少最適合人居住
40%—50%
1、人體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50%,因為在這個濕度范圍內空氣中的細菌壽命最短,人體皮膚會感到舒適,呼吸均勻正常。
2、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濕。
3、在此意義下,常用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較濕度、混合比、飽和差以及露點等物理量來表示;若表示在濕蒸汽中液態水分的重量占蒸汽總重量的百分比,則稱之為蒸汽的濕度。
4、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在室內舒適溫度范圍內不太明顯。但在28℃、相對濕度達90%時,你就會有氣溫達34℃的感覺。這是因為濕度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高,蒸發量少,人體排泄的大量汗液難以蒸發,體內的熱量無法暢快地散發。
5、因此,你就會感到悶熱。僅僅從相對濕度來講,人體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50%,因為在這個濕度范圍內空氣中的細菌壽命最短,人體皮膚會感到舒適,呼吸均勻正常。
6、根據氣象專家統計,當相對濕度達30%時,中暑的氣溫是38℃,當相對濕度達80%和氣溫在31℃,體質較弱的人有時也會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溫高濕天氣,人們就會感到陰濕寒冷。
(7)住宅適宜度擴展閱讀
濕度,表示大氣乾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濕。空氣的干濕程度叫做「濕度」。
在此意義下,常用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較濕度、混合比、飽和差以及露點等物理量來表示;若表示在濕蒸汽中水蒸氣的重量占蒸汽總重量(體積)的百分比,則稱之為蒸汽的濕度。人體感覺舒適的濕度是:相對濕度低於70%。
參考資料
網路-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