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多層住宅樓的面寬多少合適
這點呢不粗哦哦啊啊啊啊
㈡ 杭州的住宅對面寬有具體限制嗎
杭州裡面的住宅對面跨應該沒有具體的限制,如果和他人發生了沖突的話,我覺得兩家好好的交流一下就可以免掉這個沖突了。
㈢ 戶型面寬多大合適
進深和面寬的黃金比例為6:4
面寬的概念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面寬」是指可用於採光的外牆面的長度,也可以說是建築物的外輪廓,這個「面寬」可以稱作「採光面寬」。建築物密度越低,「採光面寬」越大。另一方面,「面寬」是指房間的寬度,是和房間的「進深」相對應的,房間的長度叫進深,它的寬度叫面寬,也就是開間。本文為了和「採光面寬」以示區別,把開間稱作「房間面寬」。
相關置業專家認為進深和面寬的黃金比例為6∶4。即進深如果是6米,面寬是4米,就是一個居住起來比較舒適的房間了。
面寬多大更合適?
在北方,盡管都叫「採光面寬」,但是不同朝向的「採光面寬」重要性不同。朝南的外牆,也就是可採到南向陽光的面寬是建築物中最重要的,房價也是最貴的。所以,在北方,購房者最關心的是一個建築物中有多少朝南的戶型,朝南的戶型中又有多少朝南的房間。
對建築物來說,「採光面寬」的多少和大小,有三個層面的要求。第一是一定要保證有「採光面寬」;第二是「採光面寬」最好朝南;第三個是「採光面寬」要和房間有一定的比例,對住宅而言,合理的設計應該是兩居室要有四個「採光面寬」,三居室要有五個,四居室要有六至七個。
在「採光面寬」得以合理保證的前提下,「房間面寬」就和購房者的實際居住品質直接相關了。在「房間面寬」的概念里,主要有三種「指標」:在一套住宅里,三個主要功能房間的面寬要求不同,起居室的面寬不宜低於3.6至4.2米,卧室的面寬不宜低於3至3.9米,廚房和衛生間不宜低於1.8至2.4米。
樓型不同面寬標准各異
不同樓型,「採光面寬」和「房間面寬」要求各不相同。
塔樓 因為多大的面寬更為合理沒有統一的標准,這里舉例說明。比如某個塔樓住宅,選取的是塔樓型的建築物中朝南的一套兩居室戶型,其中的四個功能房間——兩個卧室、一個起居室、一個廚房,都有直接採光窗戶,而且三個主要房間——主卧室、次卧室、起居室都有很大的朝南的直接採光的窗戶,起居室和主卧室都採用飄窗,可以三面採光。
從單個房間的進深和面寬來講,假設該戶型的起居室的面寬為4.2米,進深約6米,起居室大約25平方米左右,面寬和進深的比例就相對合理,採光充足,居住起來會更舒適。
板樓 而板樓和塔樓不同,板樓基本每套房子都可以做到南北通透,所以「採光面寬」集中在朝南和朝北兩個方向,因為密度較低,板樓的「採光面寬」相對來說要多一些。
比如一套三室兩廳三衛的房子,客廳和主卧室都朝南,次要的兩個卧室和餐廳、廚房都朝北,假設整套戶型共有六個採光面,客廳的進深是5.6米,面寬是4.5米,就是個比較舒適的起居廳。那麼,假設主卧室的進深是4.8米,面寬是3.5米,比例也比較合理,居住起來比較舒服。
TOWNHOUSE 和塔樓、板樓相比,TOWNHOUSE的戶型在「採光面寬」和「房間面寬」方面都有更優越的條件。比如有這樣一套TOWNHOUSE ,客廳有朝南和朝北兩個採光面,「採光面寬」都很長,客廳的採光非常充足。另外,客廳的長和寬幾乎是一樣的,大約5.4米,是一個方形廳,北向的「採光牆面」還開有一個門,可以進入內庭院。二層是餐廳和次主卧室,每個功能房間都有兩個採光面,「採光面寬」比較合理。
㈣ 國家規定高層住宅拼接面寬不應超過多少米
不得大於80米。
以廣州為例,一般建築物的面寬,低、多層建築的最大連續面寬不得大於100米;高層建築塔樓單體面寬不得大於80米,且各單體累加面寬不得大於對應用地紅線面寬的2/3。
農村村民住宅建設應當合理控制土地開發強度和建築密度。建築層數應當不超過3層,根據功能需要可以增設梯間,3層部分建築高度應當不大於11米,設梯間的建築高度應當不大於14米。鼓勵採用坡屋頂。
托兒所、幼兒園生活用房與其他建築之間的間距不得小於18米,學校教學樓長邊與周邊相鄰建築間距不得少於25米。醫院病房樓、休(療)養院住宿與周邊相鄰建築間距不得小於24米,但該規定不適用於衛生服務中心等居住區公建配套項目以及舊城區內已建成的醫院改造項目。
(4)杭州住宅面寬擴展閱讀:
位於珠江兩岸一線等城市重要景觀控制地區或者具有城市標志性意義、影響城市生態景觀的建築物面寬,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進行城市設計研究,經公示並報規劃委員會審議後,根據審議結果確定;
除文化、體育等城市級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外,低、多層建築或者高層建築裙樓最大連續面寬不得大於80米,高層建築塔樓最大連續面寬不大於60米。
業界人士表示,這將使得今後在拆遷房屋建路的征地范圍擴大。比如說,在海珠區等舊城區中建高架路,需要在高架路兩邊多留5米的距離,可能就需要多拆掉路邊的一排樓房。
㈤ 關於住宅建築間距的規定都有哪些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民用建築總平面規范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第四章 建築間距<br><br>第二十二條 建築間距應符合本章的規定,並同時符合消防、衛生、環保、工程管線和建築保護等方面的要求。<br>建築間距圖示見附錄三。<br>第二十三條 根據日照、通風的要求和本市建設用地的實際使用情況,居住建築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br>(一)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br>1、朝向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東(西)45度以內(含45度),下同〕,其間距在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不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1.0倍,在其他地區不小於1.2倍。<br>2、朝向為東西向的〔指正東西向和東(西)偏南45度以內(不含45度),下同〕,其間距在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不小於主朝向一側遮擋建築高度的0.9倍,在其他地區不小於1.0倍,且其最小值為6米。<br>(二)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垂直布置時的間距:<br>1、南北向的間距,在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不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0.7倍,在其他地區不小於0.8倍,且其最小值為6米。<br>2、東西向的間距,在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不小於南北朝向建築高度的0.7倍,其他地區不小於0.8倍;同時不小於另一建築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為6米。<br>3、建築山牆寬度小於、等於16米的,其間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建築山牆寬度大於16米的,其間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三)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時的間距:<br>1、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小於、等於45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2、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大於45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第二十四條 多、低層居住建築底層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間距計算不得扣除底層高度。<br>第二十五條 多、低層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為4米。對按此規定不能滿足消防間距或通道要求的,應按消防間距或通道要求控制。<br>第二十六條 在第一類居住用地的低層獨立式住宅地區及其緊鄰地區進行新建、改建的,其間距不得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1.4倍。<br>第二十七條 高層居住建築與低層獨立式住宅的間距,在規定范圍內保證受遮擋的低層獨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於連續兩小時;與其他居住建築的間距,應保證受遮擋的居住建築的居室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於連續一小時(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有關建築日照的計算規則由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另行制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br>(一)高層居住建築與高層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br>1、南北向的,不小於南側高層建築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為24米,其他地區為30米。<br>2、東西向的,不小於較高高層建築的0.4倍,且其最小值為24米。<br>(二)高層居住建築與多、低層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br>1、高層居住建築與其北側多、低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小於高層建築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為24米,其他地區為30米。<br>2、高層居住建築與其東(西)側多、低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小於24米。<br>(三)高層居住建築與高層居住建築垂直布置時的間距:<br>1、南北向的間距,高層居住建築與其北側高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小於南側高層建築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為20米。<br>2、東西向的間距,高層居住建築與其東(西)側高層居住建築的間距不小於較高高層建築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為20米。<br>3、建築山牆寬度大於16米的,其間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四)高層居住建築與多、低層居住建築垂直布置時的間距不小於20米。<br>(五)高層居住建築與高、多、低層居住建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時的間距:<br>1、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小於、等於45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2、當兩幢建築的夾角大於45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築控制。<br>(六)高層居住建築的山牆與高、多、低層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不小於13米。<br>高層居住建築與高、多、低居住建築的間距符合本條規定的,可不受第二十三條和第二十六條規定的限制。<br>第二十八條 在符合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七條規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層居住建築之間的最小間距為6米,低層居住建築與其北側多層居住建築的最小間距為8米,多、低層居住建築與其北側高層居住建築的最小間距為13米。<br>按第二十三條規定計算出的多、低層居住建築的間距如大於第二十七條規定計算出的多、低層居住建築與高層居住建築的間距的,在同等條件下可按較小的間距控制,但須符合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日照條件。<br>第二十九條 非居住建築與居住建築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br>(一)非居住建築位於居住建築南側或東西側的,其間距按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控制;<br>(二)非居住建築(第三十條所列的非居住建築除外)位於居住建築北側的,其建築間距按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控制。<br>(三)非居住建築的山牆與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按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控制。<br>第三十條醫院病房樓、休(療)養院住宿樓、幼兒園、托兒所和大中小學教學樓與相鄰建築的間距,應保證被遮擋的上述建築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於3小時;浦西內環線以內地區,其間距應保證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於2小時。<br>第三十一條 非居住建築(第三十條所列的非居住建築除外)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br>(一)高層非居住建築平行布置的間距:<br>1、南北向的,不小於南側建築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為24米。<br>2、東西向的,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為18米。<br>(二)高層非居住建築與多層非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最小值為13米。<br>(三)多層非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最小值為10米。<br>(四)低層非居住建築與高、多、低層非居住建築平行布置時的間距按消防間距的規定控制,但最小值為6米。<br>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築的間距,按消防間距的規定控制。<br><br>
㈥ 住宅建築中,什麼叫平均每套面寬
平均每套面來寬是住宅建築技術源經濟指標內容之一。在建築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平均,每套面寬愈小,其棟深就愈大。棟深加大對於節約建築用地和建築節能都有利。為了減少建築面寬,一般在住宅建築設計中可採取三進深、四進深平面布置,使棟深加大。還有的住宅設計採取內天井、內樓梯等形式加大建築棟深,減少建築面寬。採用平均每套面寬這一指標進行住宅設計方案評價時,相比較的方案應具有基本相同的套型和建築面積才能具有可比性。否則不具有可比性。
㈦ 對高層建築的面寬控制有哪些規定
對高層建築的面寬控制的規定:
建築高度大於24米,小於、等於54米的高層建築,其最大連續展開面寬不大於80米。
建築高度大於54米的高層建築,其最大連續展開面寬不大於65米。
㈧ 漲知識:住宅的開間和進深的黃金比例是多少
買房除了要了解小區的建築密度、容積率、樓間距等,更要知道房子的開間和進深。開間和進深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住的舒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住宅的開間和進深的黃金比例是多少。
一、什麼是住宅的進深和開間?
1、進深
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室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皮到後牆皮之間的實際長度。為了保證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住宅的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
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I100-87)規定,住宅的進深採用下列常用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2、開間
開間指的是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
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又被稱為開間。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0-3.9米,磚混結構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二、住宅進深與開間的黃金比例是多少?
買住宅時一定要學會挑選進深和面寬,拿一個單個功能房間來講,進深和面寬是有一個黃金比例的為6:4,即進深如果是6米,面寬如果是4米,就是一個居住起來比較舒適、合理的房間了。
對一個面積確定了的房間,進深越大,面寬越小,反過來,進深越小,面寬越大。從居住的角度來講,一個房間的進深越短,面寬越大,居住起來越舒適。而如果進深過大,開間偏小,則不利於房間的採光及通風。總體來說,對單個房間來講,整體偏於正方體一點比較好。
三、不同房間的進深和開間多少合適?
1、卧室
卧室越大越好是個錯誤的理解。卧室過大給居住帶來的安全感較少,私密體驗也相對較低。主卧的開間在3.3—3.6米左右,進深在4.5—4.8米左右即可。房間的面積最多不要超過20平方米。
2、客廳
通常客廳和餐廳會連接在一起,它們兩個合在一起的進深假如超過15米,中間部分就會出現「黑廳」,客廳中部的採光和通風效果大大下降。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進深保持在12米左右,相對比較合理。
高層、小高層、多層客廳餐廳的進深也稍有差別,通常情況下,高層進深在12米以下較合理,多層或小高層進深在10.5米至12米之間比較舒適。
普通住宅的客廳,舒適型開間為3.6-4.2米,舉個例子:購買80平米左右的住宅時,客廳的開間最大不超過3.9米;購買120平米的住宅時,客廳開間在3.9米至4.2米之間較為合理。
3、廚房衛生間
廚房舒適型開間為1.8-2.1米,進深區間為0.9-1.2米左右,因為廚房過於狹長使用時會很不方便。一般來講,長與寬呈黃金分割時人的感覺最舒服,這方面人的容忍極限為1∶2。
衛生間的家庭使用,面積一般為3-5平方米,開間為1.5-2.1米,進深為1.2-1.8米。當然3平方米是衛生間面積最低要求,只能滿足洗手台、坐便器、沐浴設備最基本的潔具配置。面積在4-5平方米左右會更加舒適一些。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1-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㈨ 建築面寬指什麼
建築面寬指一抄間房屋東西牆面之襲間的距離。建築設計師在設計一個房間時,把有採光的一面叫面寬,是指房間的橫向,與其相對的是進深,是指房間沒有採光的一面,是縱深方向。
進深指建築物的長度。中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即位於同一直線上相鄰兩柱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各間進深總和稱通進深。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壁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
(9)杭州住宅面寬擴展閱讀
進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建築物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過大。目前中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
現代辦公商業建築通常具有體量大、房間面積大、進深較大、圍護結構大量採用玻璃幕牆、室內人員密集和照明設備發熱量大等特點。
㈩ 高層住宅面寬最寬不能超過多少
高層住宅面寬不宜超過45米,多層面寬不宜超過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