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控車生鐵.鏜孔23個大,毛坯15個大,深度57硬度比較大,加工時叫刀,刀不耐用,用的G8刀頭求高手
不知內孔是通孔來還是源盲孔,
餘量比較大,建議先用鑽花擴孔,
可以用硬質合金鑽頭,也可以用U鑽。
擴孔之後,內孔直徑大了,就可以用更大的刀柄,
這樣就不容易震動了。
刀具耐用的問題,如果繼續用YG8,控制主軸轉速,或者加冷卻液可以提高刀具壽命。
或者你可以用可轉位刀片,有加工鑄鐵的專用刀片。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及時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2. 皮帶輪灰鑄鐵的毛坯是鑄造還是鍛造的啊
明明叫灰鑄鐵,肯定是鑄造的啊,不然怎麼叫「鑄-鐵」
3. 誰知道鑄造沖天爐用的生鐵和焦炭的比例啊
1、原材料投入:鑄造的主要原材料為生鐵、廢鋼、錳鐵等。正常情況下經過熔煉後普通鑄鐵件的耗用生鐵和廢鋼的比例為9:1左右,烘缸企業耗用生鐵和廢鋼比例6:4左右,錳鐵根據產品要求投放。因為生鐵和廢鋼含炭量不一樣,生鐵含碳量較高大約為4.0~4.3,廢鋼含碳量較低,大約為0.8左右。
存在疑點:如果廢鋼投入比例過大易使加工難度增大,產品質量無法保證。比例過高或過低均屬異常。
2、輔助材料投入:鑄造業輔助材料主要為焦炭。普通鑄件(烘缸除外)1噸~5噸沖天爐,每投入1噸焦炭,根據件的情況能出4.5噸~5.5噸。普通毛坯件(特殊件另計),5噸~10噸沖天爐每投入1噸焦炭大約能出6.5噸~7.5噸毛坯件(企業廢品重新回爐也按以上方法計算)。
存在疑點:毛坯件產出過低屬異常。
3、毛坯件出口率:原材料投入熔煉後形成毛坯件,正常情況下,普通鑄件每投入1噸生鐵、廢鋼等主要原材料,最低能出85%的鐵水,經過澆鑄產出毛坯件、水口、冒口,水口、冒口占熔煉出的鐵水比例大約30%;毛坯件標准出口率,水口、冒口重新回爐後繼續投入使用;生產烘缸的企業每投入1噸生鐵、廢鋼等主要原材料最低能出85%的鐵水,與普通鑄件大體相同,經過澆鑄產生的毛坯件(標准成品率)占鐵水比例大約為70%,水口冒口占鐵水比例大約為15%,水口、冒口同樣重新回爐後繼續使用。
存在疑點:出口率低於此標准屬異常。
4、毛坯件加工:毛坯件按客戶要求不同有的直接銷售,有的需要繼續加工後銷售,普通毛坯件經過機械加工後出成率大約為毛坯件的70%以上,邊角料大約為30%(廢品除外),烘缸企業經過機械加工後出成率大約為25%~30%(下腳料包括料頭和鐵屑,料頭基本上回爐使用,料頭佔下腳料比例為30%~40%之間)。以1.5M×2M缸為例,毛坯重量大約5.8噸~6噸(標准缸,包括缸蓋)缸蓋毛坯重量大約為1.7噸~1.8噸,缸體毛重大約為4.2噸左右。經過加工後,缸蓋凈重大約為0.5噸~0.6噸,占缸蓋比例大約65%~70%(廢品除外,廢品大約占毛坯缸的10%左右),料頭和鐵屑約占毛坯缸體的30%~35%,料頭佔下腳料比例約為40%回爐使用,鐵屑佔下腳料比例約為60%,企業無法回爐直接銷售(目前,只有電爐生產鐵屑企業可以回爐使用)。鐵屑占毛坯件比例約為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