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的高層建築能抗幾級地震
我國高層建築的抗震級別如下:
磚混結構一般為級,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框架結構一般為7級以上。
首先,這取決於結構。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是抗震。國際上對地震震級採用里氏震級指數,震級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傷、4級輕微損傷、5級以上損傷。因此,在m≥5級地震區的住宅建築設計中應考慮抗震問題。
抗震設防等級是指設計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建築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按照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建築高度四個因素,採用不同抗震設防等級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將其抗震等級分為四級,即一級至四級,表示其非常嚴重、嚴重、相對嚴重和一般四級。在我國建築業中,這一等級標准得到了嚴格執行。
(1)住宅抗地震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抗震規范實際上是各國建築抗震經驗帶有權威性的總結,是指導建築抗震設計(包括結構動力計算,結構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內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個國家經濟與建設的時代水平,又反映了各個國家的具體抗震實踐經驗。它雖然受抗震有關科學理論的引導,向技術經濟合理性的方向發展,但它更要有堅定的工程實踐基礎,把建築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點冒險和不實。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現代規范中的條文有的被列為強制性條文,有的條文中用了「嚴禁,不得,不許,不宜」等體現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須,應該,宜於,可以」等體現不同程度靈活性的用詞。
② 普通住宅能抗多大的地震
原則上講,房抄子的抗震能力取決於以下三個主要環節:
(1)房子是否達到了抗震設防要求;
(2)房子是否按國家強制性標准進行了抗震設計;
(3)房子是否按規范標准要求嚴格保證施工質量。
具體來講,民用住房屬於一般建設工程范圍,其抗震設防要求必須按《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中的規定進行取值。比如:你的房子在北京市。首先要了解房子是否按Ⅷ度(0.2g)進行了設防?其次,房子是否是正規有資質的設計部門採取了抗震設計計算和規定的抗震措施?再其次,房子施工的全過程是否經過嚴格監督?
如果你的房子在建設過程中達到了上述三個環節的要求。按我國民房抗震設計的准則,你的房子當遭遇小於和相當於抗震設防要求的地震烈度和設計地震動參數時,不會損壞或稍經維修仍可使用。假如遭遇超過設防烈度一度和設計地震動參數一檔的地震時,你的房子仍能抗禦倒塌。
來源於問問我
③ 普通居民樓抗幾級地震
商品房 抗震4.0-4.8級左右
一要看結構。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是看抗震版力。在國際上,地震震級權採用里氏震級指標,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壞,4級對建築物有輕微破壞,5級以上就開始破壞建築物。因此,5級以上的地震區在住宅設計時應考慮防震。
磚混結構的優點是造價低,保溫、隔熱性能好,便於施工。缺點是房屋開間、進深受限制,室內格局一般不能改變,牆體結構占據空間過多,整體性、耐久性較差。
鋼筋混凝土結構適用於中高層住宅,其中高層住宅以全現澆剪力牆結構為佳,多層或小高層、高層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結構、大模結構、大板結構等。總體說來,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內面局較磚混結構靈活。但這種結構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結構造價也相對較高。
④ 我國的房屋都能抗幾級地震
我國標准應該是6級,通常來說,按照建築所處地區的不同,民用建築的抗震等級為6到8級,具體內的抗容震等級要看你所處地區的地震設防等級而定了。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
⑤ 一般樓房可以防幾級地震
抗震等級的標準是根據樓房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以及房屋高度這四內個因素決定的。通常容情況下,住宅的抗震標准都在七級以上,設防烈度都在6-9度之間。
由於我國地形較為復雜,各地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程度不同,國家沒有明確規定出住房等級的標准級數,而是根據樓房具體情況中四個因素,和設定好的抗震等級來進行設計的。
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稱為弱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稱為中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稱為強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稱為巨大地震。
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和賓諾·古登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地震震級。里氏震級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准。
⑥ 什麼樣的房子抗7級以上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強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早上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可以說地震的餘波還沒有過去,購房者禁不住要問:「如何才能挑選到抗擊地震性能好的新房呢? 」
1、什麼樣的房子抗震性能好?剪力牆結構承重能力強
有關專家說,買房,如果是為了抗地震,一要看結構。住宅的結構類型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材料來劃分的。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和小部分鋼筋混凝土構件,只適用於多層住宅,它的優點是造價低,保溫、隔熱性能好,便於施工。缺點是房屋開間、進深受限制,室內格局一般不能改變,牆體結構占據空間過多,整體性、耐久性較差。
筋混凝土結構適用於中高層住宅,其中高層住宅以全現澆剪力牆結構為佳,多層或小高層、高層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結構、大模結構、大板結構等。總體說來,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內面局較磚混結構靈活。但這種結構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結構造價也相對較高。
二是看抗震力。在國際上,地震震級採用里氏震級指標,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壞,4級對建築物有輕微破壞,5級以上就開始破壞建築物。因此,5級以上的地震區在住宅設計時應考慮防震。
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建材質量的好壞,以及承重結構的連接形式、施工質量和地基的狀態。購房者必須認真審閱商品住宅樓的《住宅質量保證書》、《質檢合格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等相關證件來考察住宅樓的質量。
那麼,什麼樣的房子抗震性能好呢?一般來說,剪力牆結構更能承重能力更強,比一般結構更穩固安全。
地震專家特別指出,近年來,人們在對居室裝修時喜歡隨意拆牆等,這樣會使整幢樓房防震性能減弱,縮短了房屋的使用壽命;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磚鋪地面,增加了樓板的負荷,也降低了樓房抗震功能。因此,買房後,不能隨便改變房子的結構,尤其是不能拆除承重牆,不說預防地震,就是平時,都會留有安全隱患。
2、碧翰烽:汶川地震後重建的房子為何抗不住雅安地震?
從事隔五年之後的雅安地震來看,仍然不能忘記曾經存在的問題,這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每一場災難之後,不應該只是在那裡深刻的反思、討論……而應該更多的付諸行動,真正做到「實干興邦」。
有幾個問題值得一提:一是關於災後重建房屋的問題。為什麼汶川地震後重建的房子,仍然受損?難道其設計連抗個7級地震都不行嗎?當年汶川發生的可是8級地震,當年應該是按照8級地震進行抗震設計的吧!這裡面應該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是不是設計沒有達到應有的抗震標准;另一方面就應該查查是不是存在豆腐渣工程的問題。
接著,引申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在積極踴躍的捐款、救援當中,往往很少看到房地產開發商的身影?從目前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汽車業捐款是相當積極的,還有一些有影響的團體。這裡面同樣有三個方面:一方面是不是我們的房產商都相當低調,做了好事從來宣傳和張揚;再一方面就是房產商根本就不在乎捐款,也可能就沒有這方面的高調;另外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這些房產商們可能對救援不一定有大興趣,卻可能對「重建」充滿濃厚興趣,早就可能摩拳擦掌了。(來源:《國際在線》)
3、廣州房子到底能抗幾級地震
印象中,作為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廣州一直是被列入防震抗震的重點地區,一般民用建築,至少要抗7級地震的。筆者網路一番,就找到支持依據。2011年3月16日有則報道,標題為《廣州民用建築可抗7級地震,部分可達8級》。
筆者注意到,地震局人士在答記者問時,提出抗震設防烈度與地震震級是不同概念。他以廣州為例,廣州的抗震設防烈度是7度,也就是說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都要按抵禦7度破壞力地震的標准建設,而這個破壞力相當於震級為5.5級左右的地震。按專家所說每降一個地震級別,能量差33倍計,廣州一般民用建築只能防相當於雅安地震1/50的地震。
根據有關資料,我國大陸部分平均每年發生二十次五級以上地震,僅在2008年,我國就發生了超過88起五級以上的地震。如此頻密的地震災害,我們生存其中的建築卻是如此低的抗震能力,這讓人不由得脊背發涼。(來源:《信息時報》)
⑦ 什麼樣的房子最結實 能抗地震的
磚混VS框架
抗震主要看位置
就福州市區的住宅建設情況而言,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還有部分磚混結構的建築工程,但上世紀90年代之後興建的住房,大部分已是框架結構。
據不少地產從業人員反映,在地震發生後,購房者在買房時更加關注房子的抗震性能,而在二手房市場上,由於磚混結構房的抗震系數比框架結構房低,因此幾乎已經無人問津,那麼,框架結構的房子是不是一定比磚混結構的安全呢?
「總體而言,磚混結構的抗震性能不如框架房。」福建省建築設計院盧偉煌告訴記者,由於組成的基本材料和連接方式,決定了磚混房的脆性性質,抗震性較差,然而,這種抗震能力還受到不同地理位置、建築條件的影響,並與震中位置、地震傳播方向等因素密切相關。福建省教育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熊小元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方:「地震傳播的方式和波浪有些相似,上下起伏,離震中越近,震感越強烈,如果房子剛好處於地震傳播時的波峰位置,損害度就大,如果處於波底位置,損害度就小。」
因此,熊小元說,觀測一個建築的抗震能力,除了結構外,還是要看建築的具體位置,就目前而言,抗震性能較好的,仍屬在日本廣泛採用的「鋼結構」的房子。
平層VS錯層
平層房子最抗震
為了戶型的美觀和居家動靜分區等需求,從2003年開始,開發商在戶型設計方面就下了不少工夫,一時之間,錯層、躍層、復式樓、挑高等戶型在市場上層出不窮,甚至一度出現了無梁房等新產品,並受到了不少購房者的喜愛,然而,當面臨地震災害時,這些購房者卻開始疑惑,這樣的創新戶型,到底抗不抗震?
「這種新式戶型,與平層相比,肯定存在了一些不利位置。」熊小元向記者解釋道,但在開發商最初做建築設計時,應該就先考慮到了這些不利因素,並進行一定的處理和加強。「在首先經過了抗震的概念設計後,還會針對設計進行相關計算,找出薄弱之處,通過構造措施進行加強。」熊小元說,如果能夠切實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那麼,經過特別加強的新式戶型,和平層的區別不大。
不過,盡管這些新式戶型在設計建設時已然考慮到了抗震因素並會進行一定的加強,但盧偉煌還是建議,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選擇房屋平面簡單、規則、對稱的房子。「建築體形不規則、平面布置不對稱或建築外形對稱而內部設置了不對稱的結構構件,又或是建築結構豎向不規則的房屋,抗震性能和平層相比,就有較大的差距。」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平層結構的房子最抗震。
高層VS低層
規范施工最關鍵
對於低層房屋較高層房屋而言更加抗震的這種說法,有關專家並不表示認同,「當地震來臨時,高層房屋的搖晃感較之低層而言更加強烈,但並不能籠統地說高層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如低層。」熊小元介紹,一般來說,高層建築在設計施工時,都加了一定的鋼筋混凝土牆來保證建築的穩定性和抗震性,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建築,都按照國家統一的建築規范來進行施工。
據業內有關人士介紹,從1974年開始,我國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一共出了四個版本,現在的標準是從2002年1月開始實施的最新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要求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就福州本地而言,要求建築物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7度,「如果嚴格按照建築標准設計和施工,福州的住宅基本上問題不大。」有關專家表示。
⑧ 誰知道一般商品房能抗多少級地震
看設計了抄,一般商品房抗震襲4.0-4.8級左右。
一要看結構
目前常見的住宅結構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是看抗震力
在國際上,地震震級採用里氏震級指標,分為1-8.9級,1-3級對建築物無損壞,4級對建築物有輕微破壞,5級以上就開始破壞建築物。因此,5級以上的地震區在住宅設計時應考慮防震。
⑨ 高層住宅能抗幾級地震。
自唐山地震後,建設部規定,所有房屋(包括民用樓房)抗震要求不得低於8級(內烈度)容。說明一下,烈度和震級是是兩個概念,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震級:是指地震源所釋放的能量。分1~9級。最高到9.9級烈度:是指在目一個地點地面受到的影響大小和產生的破壞程度。與震級和地震源距地面的距離以及離震中的距離直接相關。地震源越深,對地面的影響越小,距離越遠影響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