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面積也叫預售面積是根據建築施工圖測算的一般叫圖測
實際面積就是交房面積是根據竣工現場測量的一般叫實測
Ⅱ 房地產開發商報的房子面積是怎麼算的,是哪部分的面積
牆體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共灘面積=。。。。。。。。
知道了么?
Ⅲ 怎麼確認開發商說的房屋面積
1、業主領取《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和《竣工驗收備案表》並由開發商加以說明;
【提示】開發商在交房時向業主提供的《竣工驗收備案表》、《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必須為原件而不是復印件。另《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原件購房者是可帶走的。
2、業主領取鑰匙(只領一把入戶鑰匙)並簽署《住宅鑰匙收條》(或押有效證件);
3、確認套內面積。購房者可確認售樓合同附圖與現實是否一致,結構是否和原設計圖相同,房屋面積是否經過政府房地產指定的管理部門實際測量與合同簽訂面積有差異。
【提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Ⅳ 房子面積怎麼算
1、房屋面積按照使用的功能來區分的話,一般分為直接使用和間接使用兩種,直接使用的面積又分為內部使用面積和公攤使用面積,間接使用面積包括牆體的使用和物業使用的面積以及裝飾的使用面積。
2、直接使用面積中內部使用面積包括:洗手間、雜物房、主卧室、次卧室、嬰兒房、客廳、廚房、餐廳、健身室等等,這部分面積的使用都是按照房屋內部的長與寬的長度相乘所得的面積結果相加,陽檯面積是按照封閉與不封閉區分計算的,封閉的是全部面積計入使用面積。反之是一半的面積。
3、直接使用面積中公攤使用面積包括:電梯、配電間、樓體、垃圾室、公共區域等,按照同一塊面積的使用戶數除以面積,就是每戶使用的公攤面積。
4、間接使用面積包括:牆體的面積是按照共有與獨用來區分的,共用的牆體一半的面積計入房屋的使用面積,獨用的牆體全部的面積計入使用面積;物業使用面積有小區門口的警衛室,警衛室的面積是小區內住戶平攤的,一般落在每戶的面積是少的;裝飾的面積包含綠化面積等等。
買房戶型怎麼確定。買房戶型的時候可以直接看到,自己不懂中介也會介紹,所以購房者不需要擔心戶型的問題。房子面積怎麼算。計算房屋面積則是比較難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懂得計算的話,完全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士來幫助自己計算。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居裝修知識問答》
Ⅳ 房屋建築面積如何計算
1、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專層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之屬和,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築空間的面積。
2、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3、如果樓體竣工後對建築面積有異議可以與開發商協商重新測量,讓專業測繪機構對房屋建築面積進行合法認定,並要求測繪單位出具測繪成果,此測繪成果就可以作為該房屋建築面積的客觀的合法認定。
(5)開發商面積怎麼算出來擴展閱讀:
建築面積計算作用
1、確定建設規劃的重要指標。
2、確定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基礎,是一項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3、計算有關分項工程量的依據。
4、選擇概算指標和編制概算的主要依據。
5、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比例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面積
Ⅵ 房地產可售面積怎樣計算、哪位高手教教
可售面積現在來說應該是多種理解。
開發商無贈送面積的:
第一,就是可版用面積,也就是產權權面積減去公攤面積。以北京為例,現在就是在售可用面積。
第二,產權面積。包含公攤,大部分城市在用這個模式。
開發商贈送面積的:
以上兩者加上贈送的面積。
說明一點,其實說到可售面積這東西比較難扯,現在的商業上講的一點永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Ⅶ 開發商占土地面積,價錢如何計算
有一個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啊
開發商都得買單啊,首先得又塊地吧,得版買下用地面積權吧,然後再建房啊,就是建築面積啊!
有一個問題得說說,建築面積除室外公共設施外,建築面積最終是業主買單了,所以開發商的最大利益就是用最小的用地面積來博取最大的建築面積,所以啊,每個地方政府會規定一個容積率,也就是建築面積/用地面積!
Ⅷ 新房面積怎麼算開發商給的戶型圖
所謂開發商定的建築面積包含:套內面積+牆體所佔面積+公攤面積的分攤,你按照這個計算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再說最終還要由房地局測繪部門進行實測的。
Ⅸ 買房時面積怎麼算
主回答:
一般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是套內銷售面積和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是對購房者最為有用的是套內的使用面積,因為這種面積是購房者真真切切能夠具體使用的。一般來說,使用面積占建築面積的比例在60%~70%左右,比如說你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去掉公攤和牆體面積後也就剩下60~70多平米的使用面積了。
拓展資料:
套內使用面積:從字面意思上即可理解為戶主真正所使用的面積。專業的說法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建築面積:建築面積大於使用面積,它是在使用面積的基礎上還加上了牆體所佔用的面積。專業的說法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
買房時是按照房屋建築面積計算,而房屋建築面積包括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公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又包括了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和陽檯面積,而全部封閉的陽檯面積是100%加入,未封閉的陽檯面積只加入50%。
簡單來講,房屋建築面積是你買房時銷售所說的面積,也就是呈現在房產證上的面積。但是套內建築面積與你實際使用的面積也是不同的,還包含室內的牆體面積、套內陽台的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築空間的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井、共用走廊等。
Ⅹ 房屋建築面積是怎麼算出來的
建築面積是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公攤面積共同組成的,而且套內建築面積是由套內使用面積版、套內牆權體面積和套內陽台建築面積組成的。建築面積也是開發商的銷售面積,通常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部位。
根據《房屋測量規范》中的3.1.6中對面積測算有具體的規定,「各類面積測算必須獨立測算兩次,其較差應在規定的限差以內,取中數作為最後結果。量距應使用經檢定合格的捲尺或其他能達到相應精度的儀器和工具。面積以平方米為單位,取至0.01㎡。
所以,建築面積是專業的測繪機構根據以上規定的房屋部位和測算的要求,而計算出來的。
資料來源:《房屋測量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