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聽說機場路那邊新建了個英利獅城花園,那開發商背景怎麼樣喲
英利獅城花園的開發商是英利國際置地,那可是高大上。它是重慶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建造過很多城市地標建築,有英利IFC、英利國際廣場、紐約紐約啥之類的。
② 新加坡為何成為金融中心
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經濟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務產業、國家稅收的最大來源,其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已從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擁有600多家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業對新加坡經濟和確立亞洲金融中心地位貢獻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僅在外匯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國界貸款(第10位)、櫃面市場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項排名較為靠前;隨著行業技術含量不斷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領域的地位也正遭遇嚴峻挑戰。此外,亞太區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摩根士丹利全球國際資本指數中的亞洲份額大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活動較為被動。
就地區而言,雖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進培育了理財產業的成長,但由於國內市場狹窄、企業文化衰落、區域經濟和金融產業前景黯淡等多種因素,使資金市場受到阻礙;同時,來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時日已久,悉尼在押匯業務和電子化領域正形成自身獨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託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漸獲得認可。
一、金融服務業面臨的挑戰-傳統板塊衰落區域內南北分隔 產業抓手匱乏
曾經驅使新加坡成為金融中心的傳統產業均已走向成熟,亞洲乃至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業早已翻天覆地,目前工作組提出不應再追求以增強國內競爭力的方式重整金融業,而應把目光放長放遠,尋求更多外部合作機遇。
1、傳統金融產業衰落
外匯交易和資本市場活動等傳統金融服務板塊在數量和地位上均呈下跌趨勢。根據國際結算銀行每三年一次的調查結果顯示,2001年4月傳統外匯交易市場的日周轉量與1998年4月相比,已下跌了19%。歐元誕生、銀行業整合、電子經紀人功能不斷增強、國內市場過於狹小等多種因素導致了這種大幅下跌。由此可見,新加坡有必要尋求經濟增長的新外翼,力爭在朝陽板塊中重新開發特色競爭項目。
2、區域內南北分隔
亞洲金融危機後,由於投資者較為中意,商業發展機遇充裕,北亞地區已逐漸崛起。隨著大中華市場的成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韓國企業重整浪潮的到來,進一步確立了投資者對該地區的信心。本地區原有的金融中心—香港、東京,以及未來可能的金融中心—上海,都將從北亞地區不斷增長的商業活動中獲益。相對而言,東南亞一直受到大批問題資產和壞帳等造成的後金融危機的困擾,近期的反恐戰爭進一步延遲了經濟復甦,這又對投資者投資北亞地區形成一定障礙。
新加坡金融業應利用北亞和東南亞兩地區出現的不同發展機遇,而各金融機構可在國外商業機構對大中華區域投資、對中國企業斥資,以及管理中國企業離岸資金等領域提供相關服務,還可為印度企業提供法律、技術和金融等領域的高效率基礎設施,協助其進行資金籌措和海外擴張。
3、挖掘獨具特色的產業抓手和小生境
面對上述挑戰,新加坡更需開拓新穎的產業抓手,減弱其地理依賴性,轉向依託技術和知識型經濟。長遠來看,正如瑞士業已成形的理財板塊和盧森堡的零售資金管理板塊,新加坡的新型產業抓手應能推動本地形成金融行業內地區或全球的小生境。新加坡國內的狹小市場也促進了以外部環境為主要目標的小生境政策,這應是一項更為妥當的長期戰略。由於金融服務業是信息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新加坡在IT和市場基礎設施上的強勢條件增強了產業競爭力,可促進新加坡在金融服務領域在新興經濟板塊內的競爭,提升知識為本的價值鏈。
二、金融服務業的遠景規劃-成為亞洲地區/全球小生境集結的卓越金融中心
在亞洲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加坡作為商業和金融樞紐的競爭優勢,金融服務產業工作組為新加坡制定了下一階段的金融中心發展規劃:將新加坡定位於亞洲地區/全球小生境集結的卓越金融中心,具體目標為:開發金融服務產業,並形成地區和全球小生境,加大挖深其在金融產業活動中的產業深度和國際市場佔有份額;成為金融和輔助專才的學習、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心。
三、四大戰略驅動力
1、戰略驅動力之一:成為區域理財中心
理財服務是新加坡金融板塊保持良好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為了促使本地長期葆有作為個人理財中心的競爭力,必須在政治強勢、經濟穩定和產業管理規劃上開足馬力。同時,具前瞻性的立法和規章制度、反饋速度較快的政策框架、完備的輔助服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投資專家等對新加坡建設理財中心均十分重要。
建議1、鞏固政府在發展資產管理產業進程中的功能
建議2、增強新加坡作為知名資產管理中心的競爭力
建議3、重點關注資產集群的發展
建議4、發展輔助服務
2、戰略驅動力之二:成為區域/全球押匯處理中心
目前,全球范圍內尚未出現金融產業的押匯處理中心,但由於金融機構面臨削減成本和重返核心產業活動的與日俱增壓力,為此,他們盼望把押匯業務集中到商務成本低的地方,或外發委託。這將導致未來1-2年內新加坡流失大量後台工作崗位。雖然新加坡生產成本較高,但作為押匯業務中心,它仍擁有許多堅實的優勢,諸如世界級的電信與硬體基礎設施、眾多全球銀行的地區總部、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而又不斷優化的法規框架、堅實的高效押匯業務文化、受過良好英語教育的勞動力,以及蓬勃發展的IT產業等一系列因素可協助本地成為押匯處理樞紐。考慮到上述條件,新加坡應保留與追求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押匯業務,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建議5、成立區域/全球綜合押匯業務中心
3、戰略驅動力之三:成為亞太區風險管理中心
傳統保險業市場中,在解決突發風險和專業風險上仍十分欠缺,傳統的應急手段並不能對某些恐怖主義相關的風險事故做出積極應對。過去十年中,貸款交易、證券投資及其他風險轉移延伸產品帶來的新技術和新市場的額外風險接踵而至。新加坡應主要依託於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和國際金融機構集結的良好條件,將自身定位於成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風險管理中心。
建議6、創設亞太區風險管理制度
4、 戰略驅動力之四:營造倍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
建議7、強化政府部門和民間領域之間的合作往來
建議8、增強新加坡金融板塊中的國際份額
建議9、關注並提升教育培訓的驅動政策
建議10、增加新加坡本地教育培訓環境中的國際含量
建議11、進一步鞏固新加坡的稅收環境
建議12、為金融板塊提供一流置業環境
③ 據說城市展望公司最新引進新加坡的「業主自治」模式,積極響應了物業新法規~請問誰知道詳細情況嗎望指教
我在今年11月13日——復11月15日在中國國制際展覽中心舉辦的首屆物業及配套服務展中,CFBM城市展望以物業信息化管理、財務透明公開的優勢,訴求發展商、服務商、業主三方共贏的協作關系為基礎,展現「業主自治」共管的創新模式!
應該就是你說的那個業主自治模式吧,據說,面對這一系列小區的嚴重問題, CFBM城市展望物業管理公司與【橘郡】業委會和廣大業主成功的推行了「業主自治」共管式創新服務管理模式,通過物業費收繳率的提高、業主集資和開發商的補償金,開源節流,使收入保障了物業服務正常運營,並用於改善了安防和園區建設,園區面貌煥然一新。
所以此次城市展望推出的這個業主自治模式反響很不錯。
④ 新加坡屬於發達國家嗎
新加坡屬於發達國家。
綜合HDI VH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WB HIE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IMF AE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達經濟體,CIA AE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經濟體,根據這些標准,全球的發達國家共31個,分別為。
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塞普勒斯。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
(4)星洲國際開發商擴展閱讀
經濟特點
1、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一般大於60%。
2、經濟運行機制比較成熟,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健全,經濟發展很有用很有優勢,管理不錯,並有比較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3、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對外出口方面比較多多質量總體高,外貿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占據較大份額,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新加坡歷史沿革
早期文明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Ujong「之對音。
」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比淡馬錫(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早一千多年。
8世紀屬室利佛逝,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尋找大象,這或許指的是吉寶海港,1330年前後,一名叫汪大淵的中國人到來,稱這個居留地為「龍頭」,並說已經有中國人在此居住。
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或海城)的稱謂出現於1365年的《爪哇史頌》。
新加坡島開始受到重視是在14世紀,來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蘇拉在該區域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後來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毀了河口的據點,18世紀至1824年,新加坡屬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⑤ 新加坡的商業房產適合投資嗎
新家園網最近消息,新加坡商業地產發展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烏節路,目前形成了烏節路、濱海灣、港灣區、牛車水四大商業集中區域,盡管各大商圈都集中在獨立的區域內,都能以高效、便利的公共交通貫穿其中。
據悉,新加坡小型商業房地產市場正不斷升溫,2012年上半年,估計有總值29億元的店屋、分層地契商店和辦公室成交,交易宗數達到1433個,這不但創下歷來最高的半年紀錄,而且已足以媲美去年一整年的交易宗數。
在分層地契辦公室方面,盡管整體辦公樓市場普遍低迷,但是分層地契辦公樓卻一枝獨秀,2012年上半年的成交量上升至632個單位,刷新了1995年以來的紀錄。
業內人士稱,市場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新項目,由發展商賣出的新分層地契辦公室總值8億1490萬元,比2011年同時期的4160萬元飆升19倍。這同樣是因為Oxley Tower和EON Shenton這類中央商業區內的新分層地契辦公室項目帶動的。
相對來說,二手市場的交易較為萎靡,2012年上半年的總交易金額只有6億4020萬元,年比跌幅達48%。最受歡迎的分層地契辦公室,價位介於100萬元至200萬元。新家園網房產專家吳德森透露,分層地契辦公樓的買家大多來自私人企業。吳德森相信,它們應該是希望趁租金市場低迷而進場「鎖定」好的價格。
店屋成交量減25%
相關數據顯示,在店屋方面,2012年上半年成交的店屋減少了25%,只有132間。吳德森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店屋的價格漲幅非常快,超越了許多第一次購屋者的負擔范圍。
例如:2011年4月,一間位於達士敦路(Duxton Road)的1087平方英尺店屋以每平方英尺3509元成交。2012年3月,這間店屋卻以每平方英尺4063元賣出,短短一年不到,價格就漲了16%。2012年上半年成交的店屋,平均尺價約每平方英尺2804元,比2011年同時期上升34%,也刷新了自1995年來的最高紀錄。
吳德森透露,在這個領域,不少買家會一次過買下好幾個單位。2012年上半年估計有42宗交易,屬於多個單位交易,交易金額達3億2780萬元,佔了交易總值的49%。例如賽阿威路(Syed Alwi Road)的六間店屋最近就以2300萬元買給了一名買家。
新家園網www.65fun.com表示,在這些店屋的買家中有九成是本地人或私人公司,只有大約一成是外國人。最受歡迎的店屋,價位介於20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近一兩年來,市場上開始出現一些新的分層地契商店和辦公樓供應,所以吸引了一些買家進場。
⑥ 新加坡有什麼著名的上市公司
新加坡著名上市公司: 德華工業 華僑銀行 益啟發 環球石油 亞洲葯業 遠朋國際 澳通集團 全美世回界 承包製造答 宜康醫療 余仁生 集益國際 聯邦國際 奐鑫控股 聚速 源光亞明 慶源企業 金聲科技 NH瓷磚 美德醫療 MFS科技 多元科技 羅敏娜 傲勝國際達成包裝龍籌股:亞細亞集團 亞洲創建 亞洲電力 威雅利電子 中國航油 招商局亞太 捷榮國際 潤迅通信 聯合食品 奇勝工業 彩菱動畫 鷹牌控股 中遠投資 牛奶國際 達科亞洲 龍置地 東亞科技 永義國際 依利安達 耀科國際 金山電池 金山電子 越秀投資 香港置地 和通投資 奐鑫控股 萬威控股 業高國際 怡和控股 冠捷科技 源光亞明 建滔銅箔 連康電子 旺旺控股 萬利合 文華東方 來寶集團 太平洋恩利 盈科亞洲 百嘉力科技大眾食品 華盛國際 全威國際 香格里拉 勝獅貨櫃 新威國際 新進科技 瑞盈傳媒
⑦ 珠海有幾家地產商知道的進!
新香洲樓盤薈萃
五洲康城 菁華名苑 雲山詩意 五洲花城 春暉秋實
權英豪苑 寶地康泰 城市風景 香都三好名苑 尚雅苑
嘉祥苑 富華香域中央 都市雅築 潤城
香洲樓盤薈萃
金域藍灣 東方家園 園林熙郡 嶺南世家 卓雅花園
美麗灣 鳳凰花園
拱北樓盤薈萃
鈺海山莊 華發國際花園 綠園名居 鈺泰山莊 粵海國際花園 銀石雅園 南灣花園
吉大樓盤薈萃
君怡花園 金色九洲 海灣雅苑 東方順景 九洲假日
龍洲灣 雍和花園 山海一品 星睛 海灣花園
c派公寓 綠茵豪庭 金碧時代廣場 嘉年華國際公
斗門樓盤薈萃
旭日華庭 里維埃拉 海逸豪庭 寧海世紀城
唐家灣樓盤薈萃
海怡灣畔 旭日灣花園 遠大美域
前山樓盤薈萃
榮泰河庭 蔚藍東岸 榮延錦苑 棕櫚假日 田德花園
美林雅築 華夏中廣城-
坦洲樓盤薈萃
錦綉年華 中澳新城 匯翠山莊 州際新天 林湖美居 三寶.溫馨家 星洲花園 匯喬花園
開 發 商
金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珠海經濟特區美龍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珠海忠信房產開發有限公司
珠海嘉僑房產開發有限公司
寧海置業有限公司
珠海旭日房產開發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市大潤實業有限公司
珠海市斗門區豪宇房產開發有限公司
珠海市斗門友誠房地產開發公司
珠海路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珠海經濟特區美龍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珠海鴻泰置業投資有限公司
珠海市聯浩房產開發有限公司
澳日實業珠海咨詢投資有限公司
珠海鑫北發展有限公司
珠海世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珠海東方海天置業有限公司
格力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恆隆集團
珠海市佳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珠海市三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等等還有很多
更多咨詢請參考「珠海房地產之窗」:http://www.zh51home.com/NewHome/
⑧ 香港、新加坡、漢城哪兒最差
那應該是新加坡了,畢竟香港是東方之珠,漢城是韓國的首都地理所佔的位置有很大的差距!!!!!!
⑨ 當初新加坡為什麼要幫助開發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真的是很美的地方,新加坡也是看到了商機,發展前景也是相當可觀的。這樣優勢的地理位置具備了一系列的開發條件,影響力巨大。
蘇州工業園區創立之初,借鑒新加坡和國際先進城市規劃建設經驗,編制了高標準的總體發展規劃,建立一系列剛性約束機制保證規劃實施始終如一,實現「一張規劃圖,管它到結束」,體現建設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我覺得這個園區真的是很好的,有機會我一定親自領略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我會愛上那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