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規定小區綠化面積的標準是什麼
按國家有關規定,對小區綠化環境的選擇有三點標准:
1、小區要封閉管理。保證小區綠化環境是為所在小區居民服務的,增進居民的領域感,保證小區環境的安全與安靜。
2、要有足夠的綠化面積。新區住宅建設的綠地率不低於30%,舊區不低於25%,綠地指標組團不低於0.5平方米/人,小區不小於1平方米/人;同時綠地還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滿足居民區活動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綠地就應滿足不少於1/3的面積在標準的日照覆蓋范圍之外。
3、綠地應接近居民住宅,以便觀賞使用。
(1)住宅小區綠化率擴展閱讀:
在計算綠地率時,對綠地的要求非常嚴格,並不是所有長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綠地率。綠地率所指的「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
其中,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而宅旁綠地等庭院綠化的用地面積,在設計計算時也要求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用地,不得計入綠化用地。
此外,還有幾種情況也不能計入綠地率的綠化面積,如地下車庫、化糞池。這些設施的地表覆土一般達不到3米的深度,在上面種植大型喬木,成活率較低,所以計算綠地率時不能計入「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化」中;而屋頂綠化等裝飾性綠化地,按當前國家的技術規范,也算正式綠地。
⑵ 住宅小區開發面積是0.68平方公里,佔地綠化是多少
「綠化率抄」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但在有關的園林綠化中是沒有「綠化率」這一術語的,准確的用詞應該叫「綠地率」或者「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它是用來描述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對公共綠地最小的要求是寬度不小於8米,面積不小於400平方米,該用地范圍內的綠化地面積不少於總面積的70%, 且至少1/3的綠地面積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綠地在計算時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用地,不得講入綠化用地。在房地產開發中,政府有規定這是這個指標,一般是不少於30%。而綠化覆蓋率則要求就沒有那麼嚴格,只要有一塊草皮就算。所以開發商喜歡用「綠化率」這個名詞。
⑶ 住宅小區的容積率指的什麼
容積率:項目用地范圍內地上總建築面積(但必須是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
容積率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於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受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
容積率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容積率的值是無量綱的比值,通常以地塊面積為1,地塊內地上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對地塊面積的倍數,即為容積率的值。
附屬建築物也計算在內,但應註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築物除外。值得注意的是,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3)住宅小區綠化率擴展閱讀:
容積率表達的是具體「宗地」內單位土地面積上允許的建築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地球表面一塊有確定邊界、有確定權屬的土地,其面積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綠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設施用地等。容積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積率的情況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體利用強度,宗地間才具有可比性。
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況下,提高容積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築容量的增大,會帶來建築環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適度。為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相協調,城市規劃中的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
⑷ 居民住宅小區綠地率計算時扣除建築物佔地面積嗎
. 容積率是指建築總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6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6。 規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准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2.2;多層(小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於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於0.35。房屋價值不單是按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價格差關鍵是容積率大小,如:容積率1.20左右比容積率2.40左右的房屋,每平方米價格要高出一倍左右。
⑸ 小區綠化與住宅樓的比例有規定嗎
住宅小區綠化率它也是包括公共的綠地。公共的率地是的最小要求是綠化面專積不能低於400平方米的屬。也就是用地的綠化面積不能少於總面積的70%。然而在國家政府規定的是不能夠少於30%。在計算綠地率時,對綠地的要求非常嚴格。綠化地其中,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
因此,大家在買房除了對房子的戶型的設計還有和一些基本的房屋信息外,還要關注「三率」,說到三率,大家是不是又蒙了呢?就是指的綠化率、房屋使用率、容積率。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是和我們的生活質量和舒適度直接掛鉤的。綠化率也是如此,所以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這個綠化的問題。這直接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質量有關系的。這個綠化率較高,建築密度較低,住戶就越舒服。
⑹ 請問,住宅容積率1.9,綠化率25%,算是合格的嗎
住宅容積率合格,綠化率沒有明確的規定。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凈用地面積的比率,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
對於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於30%。
在建築層數相同的情況下,容積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對舒服。容積率越大則相反。
綠化率是指場地的綠化百分比,綠化率只是開發商宣傳樓盤綠化時用的概念,並沒有法律和法規依據,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綠化率較高,建築密度較低,發展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
(6)住宅小區綠化率擴展閱讀
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在最初項目規劃要求的就是綠地率這一指標。因此,買房除了對地稅、戶型設計的挑選外,還要關注「三率」,即容積率、綠化率、房屋使用率。
在開發商銷售樓盤的時候,開發商當然喜歡引用綠化覆蓋率的概念,甚至是在售樓書上印製出「綠化率」一詞,其實這是不準確、不規范的用詞,國家有關園林綠化用語根本就沒有這個用語,准確的只有「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兩種說法。
購房人要注意房地產商在銷售樓盤時宣傳的綠化率實際不少是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是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佔地面積的百分比,比如一棵樹的影子很大,但它的佔地面積是很小的。
⑺ 住宅小區綠化評價指標包括().A綠化率B綠化總面積C綠化覆蓋率D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D
⑻ 住宅小區綠化率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小區綠化環境的四點標准:
1、小區要封閉管理。保證小區綠化環境是為所版在小區居民服務的,增進權居民的領域感,保證小區環境的安全與安靜。
2、要有足夠的綠化面積。新區住宅建設的綠地率不低於30%,舊區不低於25%,綠地指標組團不低於0.5平方米/人,小區不小於1平方米/人;同時綠地還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滿足居民區活動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綠地就應滿足不少於1/3的面積在標準的日照覆蓋范圍之外。
3、綠地應接近居民住宅,以便觀賞使用。
4、綠地空間應包含一定數量的活動場地(如兒童游戲場),並布置座椅、鋪裝地石等設施,以滿足居民休息、散步、運動、健身的需要。
(8)住宅小區綠化率擴展閱讀:
小區綠化的作用:
小區綠化環境是居住空間質量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有著凈化空氣、豐富景觀的作用,在小區中有點綴的綠化植物,還能起調節人的心理。
綠色能使人的視覺放鬆,消除疲勞,綠化能調節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同時小區園林綠化工程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間和活動場所,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交往和感情,有利於構建和諧社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區綠化
⑼ 居住區綠地率一般是多少
只要是房屋抄買賣合同上襲顯示的數字,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綠地率是指居住區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面積的比例,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小區綠化面積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外的用地,才可計算為綠化用地。
根據《北京用地建設工程規劃設計通則》中規定符合規劃標準的小區綠地率不得低於30%。
所以,只要你簽合同時,上面的綠地率達到30%以上,就是可信的。但值得注意的時,千萬要區分好綠化率和綠地率,綠化率是開發商的說法,只要是草,開發商都會計算都綠化率里。
法律法規參考來源:
《北京用地建設工程規劃設計通則》中規定符合規劃標準的小區綠地率不得低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