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有什麼區別
一個單元獨立成棟的十層或十層以上住宅就是塔式住宅
至少也要有兩個單元才叫單元式住宅
『貳』 什麼是板式住宅和點式住宅
板式住宅,通常一點說就是平面建築空間沿垂直交通體的左右兩側展開布置的住宅。
而點式住宅是指平面建築空間圍繞垂直交通體四周布置的住宅,以垂直交通體為平面的中心。
『叄』 日本的和式住宅是如何發展而來的。想要知道它的發展歷史,建築特點。求助啦~
指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的建築。日本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木材,木架草頂是日本建築的傳統形式。房屋採用開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遠。居室小巧精緻,柱樑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內木地板上鋪設墊層,通常用草席作成,稱為「疊」(漢語音譯「榻榻米」),坐卧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風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持統女皇(690~697年在位)以前,皇室也是每朝都營新宮。
日本早期住宅多採用木架草頂,下部架空如干闌式建築。佛教傳入後,住宅也有明顯變化。
日本從漢代起就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深具日本特色和日式美感的日本園林也是非常有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築。日本園林在結合了中國盛唐與宋時期特色的同時,因自身的自然條件與文化背景,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日本民族的纖細敏感的對人生與美的追求,使日本園林極富詩意和哲學意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枯山水,
日本古代建築[1]
是日本
枯山水代表京都大德寺大仙院特有的造園手法,體現日本園林的精華。[1]後期的代表性建築物唐招提寺(759)金堂,是中國鑒真和尚東渡後率弟子建造的,反映了中國唐代建築的風格。平安時代(794~1192)貴族們嚮往西方凈土極樂世界,促使華麗的阿彌陀堂發展起來,突出的遺例有宇治的平等院鳳凰堂(1053)、京都府凈琉璃寺的阿彌陀堂等。其中鳳凰堂匯集了繪畫、雕刻、工藝、建築各方面的精品。鐮倉時代(1192~1333)新興的武士勢力取代貴族集團執政,中國宋代傳入的禪宗獲得武士們的贊賞和信仰,禪寺由此興起,實例有鐮倉圓覺寺舍利殿等。此類寺廟往往仿照中國宋代建築,稱為「唐樣」;因襲平安時代舊樣的建築,稱為「和樣」;另一些受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建築式樣影響的佛寺,則稱為「大佛樣」或「天竺樣」,典型實例有奈良東大寺南大門和兵庫縣凈土寺凈土堂。室町幕府時代(1338~1573),禪宗繼續有所發展,在京都和鐮倉都仿照南宋時中國禪宗的五山十剎之制,設立五山寺院。
『肆』 公寓式住宅和住宅有什麼區別
公寓式住宅和抄住宅的區別:
一般說來,公寓式住宅的面積都不會很大,30-70平米的戶型會比較多。也正因為如此,購買一套公寓式住宅會形成低首付,低總價的趨勢。而且公寓式住宅的產權只有50年,比普通住宅的產權也少了許多。還有公寓式住宅的水電煤為商業費用,物業費比普通住宅貴。還有一個最為現實的區別就是,對於公寓式住宅來說,購買是無法使用公積金的,首付高達5成。
『伍』 板式住宅和點式住宅哪樣好
1、板式樓
板式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一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拼成一個板樓。板式樓多為低層住宅。
板式樓四大優點:
1.南北通透,便於採光通風。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積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板式樓均好性強。眼下一梯兩戶的小板式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式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板式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3.管理成本不高。通常而言,板式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除一些配套設施要求較少外,僅外牆粉刷的日常維護費用就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4.面積使用率很高。板式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於塔樓戶型。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等公共設施面積較大,都將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
缺點:板式樓多為大戶型,單價較高;土地利用率較低,增加開發商成本;整個小區一大片像屏風一樣,天際線不美觀;外觀一般中規中矩,缺乏美感。
2、點式樓
點式樓一般是高層,以電梯為核心,圍繞著很多戶型,朝北、朝南、朝東、朝西的都有。一般一個單元有三到四戶,呈圓周狀分布,每戶都不會是正南正北。
點式樓四項優勢:
1.節約土地資源,房價較低。由於塔樓社區的建築密度較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價,讓更多的人安居。
2.空間結構靈活,宜於改造。塔樓多採用大框架結構,除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隔牆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整層樓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3.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高聳的塔樓由於採用了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式樓高,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
4.居高望遠,視野開闊。塔樓住戶可盡覽都市美景,相信低層板式樓的住房是無法享受這一份心曠神怡的感受的。
缺點:居住密度高,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面積使用率不高,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洗手間等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陸』 塔式和通廊式住宅是什麼形式!最好有圖
塔式的就是所謂的筒子樓,像天井,當然只是打個比方,就是四周都是房間,中間是樓梯間和版電梯,通廊是的屬於權半通透式房型。採光通風會比塔式房的要好些,當然南北或者東西通透的最好,通廊式的就是中間有一條廊子,一些復式房或者寫字間會採用這種房型。
『柒』 躍層式住宅和錯層式住宅的差別是什麼
躍層也是復式,即通常說的樓中樓。套內實際是兩層,通過樓梯連通。
錯層就是套內房間不在一個水平面,通常起居室餐廳廚房為一區,卧室書房為一區,衛生間可在任意區域內,兩個區域之間有三到四步高差。
『捌』 淺談單元式和塔式住宅在建築設計中的區別
單元式住宅:
(梯間式)住宅,是多層、高層住宅中最常用的一種住宅建築形式。這類住宅每層樓面只有一個樓梯,住戶由樓梯直接進入分戶門,一般每個樓梯可以安排2—4戶(大進深住宅每層一梯可安排5—8戶)。假若住宅的平面是條形(板式)設計,則一幢條形住宅可有多個樓梯,不論是一梯2戶,還是一梯3戶,每個樓梯的控制面積稱為一個「居住單元」。條形的梯間式多層住宅又稱為「連續單元式住宅」。如果住宅設計為點式,各層住戶將圍繞一個樓梯分布,點式(墩式或塔式)住宅可稱為「獨立單元式住宅」。
通廊式住宅:
是指由共用樓梯、電梯通過內、外廊進入各套住房的住宅。現在外廊式住宅已經比較少見。內廊式住宅由於節省交通面積在經濟形住宅中很有市場,但是內廊式住宅無法實現戶內自然通風,半數以上戶型沒有南向日照,比較適宜作為過渡性住宅.
塔式住宅 :
高層獨立單元式住宅又稱塔式住宅,是由一個單元獨立修建的,具有與多層獨立單元式住宅相似的優點。但由於設置了電梯,服務戶數比較多,提高了經濟性。其平面布局因地區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輪廓。如南方地區夏季炎熱,往往採用十字、井字形平面,以其凹口解決通風問題;北方則更強調日照,要求每戶都有較好的朝向。此外,十層以上的塔式住宅還要求設消防電梯,十二層以上則需設兩部電梯。
『玖』 條式住宅和點式住宅怎麼區分呢
主要從整幢住宅或部分樓層的整體外形輪廓進行區分。
從設計角度,主要是考慮內是容否可以進行單元組合。如果單元住宅的一個單元的各個方向均布置採光通風的門窗等設施,使房屋不能進行單元組合。
從外形上看自然呈點狀。即使是單元可以進行組合,但未進行組合,外形呈點狀,也稱為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