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住房與非普通住房的界定標准
根據容積率、面積、實際成交價格三個點進行劃分的。
一、普通住房: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1.0)以上。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140平方米)以下。
3、實際成交價低於同區域享受優惠政策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
二、非普通住房: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下。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
3、實際成交價格高於同級別土地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
(1)普通住宅標准擴展閱讀:
上海的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界定
現行普通住宅標准( 現行普通住宅標准( 現行普通住宅標准( 2014 年 11 月 20 日起執行): 日起執行):
1、5層以上 (含 5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 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 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 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 5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層的老式公寓、新里弄舊等。
2、單套建築面積在 單套建築面積在 140 m²以下。
3、內環線的低於 450 萬元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套,內環線與外之間 的低於 310 萬元 /套,外環線以的低於 套,外環線以的低於 套,外環線以的低於 套,外環線以的低於 230 萬元 /套
②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界定標准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可從住宅小區容積率、單套房屋建築面積、實際成專交價格與同級屬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比較三方面進行界定。
一、普通住宅
(一)定義:普通住宅,其一般是按照所在地區,民用住宅的建築標准來建造的居住用房。一般為多層住宅和高層住宅,因各地對多層和高層的定義不一致,劃分標准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確定。
普通住宅不等同於普通住房,普通住宅泛指整幢樓,而普通住房則指單套住房。
(二)主要特點:
1、住宅小區容積率在1.0以上(含1.0)(1);
2、單套房屋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不含140平方米);
3、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含1.2倍)。
二、非普通住宅
(一)定義:非普通住宅一般指宅建築面積較大或用作商業用途的房子。
(二)主要特點: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下(不含1.0);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含140平方米);
3、實際成交價格高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上(不含1.2倍)。
③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上海普通住宅標准調整
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1、房子類型不同:
普通住宅是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
非普通住宅是非常規住房,比如別墅、花園洋房等。
2、建築面積不同:
普通住宅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
非普通住宅是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
3、實際成交價格不同:
普通住宅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下,坐落於內環線以內的低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非普通珠海高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上,坐落於內環線以內的高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④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有哪些
根據您描述的情況: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判斷標准如下:
普通住宅標准:
內環內,面積小於140平方,總價低於450萬(含);
內、外環之間,面積小於140平方,總價低於310萬(含);
外環外,面積小於140平方,總價低於230萬(含);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在交易稅費上有區別:
個稅:普通住宅1%,非普通住宅2%,滿五唯一個稅免徵;
增殖及附加稅:普通住宅滿2年免徵;非普通住宅必須徵收;
二套房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在首付比例上有區別:
普通住宅:50%;
非普通住宅:70%;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⑤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認定標准
北京市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襲認定標准如下: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上;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
3.實際成交價原則上應當低於按本通知確定的所在區域住房平均交易單價或套總價的1.2倍。
五環內為單價39600元/平方米、總價468萬元;五環到六環為單價31680元/平方米、總價374萬元;六環外為單價23760元/平方米、總價281萬元。單價、總價兩個標准符合其一即可。
在北京,所購住房凡不滿上訴任何一條的,即屬於非普通住宅。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您有所幫助。
⑥ 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劃分標准:
1、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
(1)普通住房: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1.0)以上;
(2)非普通住房: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下。
2、單套建築面積
(1)普通住房: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
(2)非普通住房: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
3、實際成交價格
(1)普通住房:實際成交價低於同區域享受優惠政策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
(2)非普通住房:實際成交價低高於同級別土地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
(6)普通住宅標准擴展閱讀
關於住房的保障制度:
1、「宅基地」、「福利分房」都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種具體形式。它們是低生產力水平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依靠市場配置住房資源,並不等於說人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收入買房子住,也不等於說人人都只能靠市場化競爭、自主分散決策來獲取住房。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保障每個人都有房子住,政府要實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幫助單純依靠市場解決住房有困難的群體。這個政策體系的總稱,就叫做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等都是社會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
3、住房保障制度,簡單說,就是在社會發展中,買不起房子的人也得保障他們有房子住。這是一個文明社會起碼的目標。因為住房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這是市場經濟下政府必須提供的一個「公共產品」。
(參考資料:網路:住房)
⑦ 普通住宅的標準是啥
我們通常說的普通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標准建造的居住版用房屋,多為權多層住宅或高層住宅。普通住宅的認定標准為小區容積率、單套建築面積、網簽單價及總價決定的。因此,只要同時符合以下這三個標准,就是普通住宅。
1、住房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上;
2、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0平方米以下(含140平方米);
3、網簽單價除以1.05不超過單價最高限,或者是網簽價除以1.05不超過總價最高限,滿足其一即可。
所以,只要有一項不符合的,就是非普通住宅。
⑧ 普通住宅判斷標準是什麼
外環外的住宅標來注是面價源小於或等於140平(非90平)、總價低於或等於230萬。90平米的概念一般是用在契稅繳納上面,家庭首套住房小於等於90平繳納1%的契稅、首套大於90平的繳納1.5%契稅。面積是否大於90平米不是普通住宅的判定標注。
⑨ 「普通標准住宅」的定義是什麼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
(自1999年6月1日起施行)中關於住宅建築日照標準的規定:
5.1.1
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總數超過四個時,其中應有二個獲得日照。(註:居住空間指卧室、起居室、客廳和餐廳的使用空間)
5.1.2
獲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間,其日照標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
中關於住宅建築日照標準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自1994年2月1日起施行)中關於住宅日照標准應符合如下標准:
大城市在有效日照8~16時間帶內,大寒日不小於2小時,冬至日不小於1小時
⑩ 普通住房標准,什麼叫普通住房,什麼是非普通住房
普通住房: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1.0)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140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低於同區域享受優惠政策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
首次上市的已購公房、危改回遷房、合作社集資建設住房、安居房、康居房、綠化隔離地區農民安置住房等具有保障性質的住房,均視同普通住宅。
非普通住房:以下三點至少符合一個,即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以下;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實際成交價格高於同級別土地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
(10)普通住宅標准擴展閱讀
房產交易稅徵收方法
1、契稅:普通住宅,徵收房屋成交價的1.5%的契稅;非普通住宅則按3%徵收。
2、印花稅:買賣雙方各繳納房價款的0.05%。
3、營業稅:購買時間在5年內的房屋需繳納的房屋交易稅—營業稅為成交價的5%;5年後普通住宅不徵收營業稅,高檔住宅徵收買賣差價5%的營業稅。
4、城建稅:營業稅的7%。
5、教育費附加:營業稅的3%。
6、個人所得稅:
普通住宅5年之內:{售房收入-購房總額-( 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印花稅)}×20%;5年以上(含)5年以下的普通住宅:(售房收入-購房總額-印花稅)×20%。
出售公房:5年之內, (售房收入-經濟房價款-土地出讓金-合理費用)×20%,其中經濟房價款=建築面積×40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1560元/平方米×1%×建築面積。5年以上普通住宅免交房屋交易稅的個人所得稅。
7、取得房產證5年以上普通住宅免交房產交易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通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