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住宅區景觀設計風格有哪些
就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建築風格來分析,景觀設計風格也基本可以總結出,在類別和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傳統的歐式風格,東南亞風格,中國傳統風格,現代中式風格、純現代風格和極簡主義風格6種。
⑵ 如何做好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
居住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植物多樣性 居住小區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圍的獨立生活居住地段。近年來,隨著房地產開發業的蓬勃興起,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選擇住房的過程中,人們開始強調景觀環境方面的條件。這種現代生態居住觀,給小區環境設計注入了新的內容,同時也為居住小區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小區的綜合環境在人們心中越來越佔主導地位,而居住小區綠地是綜合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住宅建設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軌道,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也給建築師、規劃師們提出了更新的課題。本文就目前居住小區綠化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綠地樹種選擇和植物配置加以分析,以期為居住小區綠化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一、 目前居住小區園林綠化的現狀 居住小區綠化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有的綠化部門或投資者未能對居住小區原有的立地條件進行調查,實地勘察、分析,對所選用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未作細致的考慮,就盲目地進行綠地規劃設計,或照抄照搬,或是設計者、投資者的愛好,認為只要種上草,栽上樹,綠化的目的就達到了。例如模仿頻率很高的「法國規整式」,在許多居住小區中都可以看到,整齊的綠化成為建築的花邊,其作用僅僅是為居住小區「塗脂抹粉」。人們看不到小區的整體空間景觀,看到的只是零碎的片段。因為在高密度的居住小區中,景觀設計沒有被首先完整地提出,只是樓與樓夾縫之間的環境美化。 二、 現代居住小區植物景觀設計原則 1. 營造人工生態植物群落。 隨著生態園林的發展,以生態學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學互感、生態位、物種多樣性和競爭等作用)為指導來建設一個人類、動物、植物和諧共生、良性的生態環境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居住小區的綠化是對自然系統的恢復,將居住區建設成為生態小區是目前園林工作者對其進行綠地規劃的理論前提,堅持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營養等方向進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進人們生活,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融合和相互協調,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環境的生態要求。在居住區綠化中必需借鑒城市綠地中植物的豐富搭配類型,如喬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喬木-灌木-草本型、喬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實際應用中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居住區綠地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應達到的功能要求進行植物設計,例如棚架下採用藤本植物遮蔭;活動現代居住區採用高大喬木遮蔭;以觀賞為主的綠地可採用灌木-草本型或喬灌草搭配型;觀賞結合散步游覽的綠地可採用喬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觀效果。 人是居住區的主體,居住區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的需求而進行建設、變化的,不斷趨於文明和理性的社會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適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斷 地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結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強調人性化居住小區的植物造景要特別強調根據不同植物的干、形、葉、色、花、果等觀賞元素特點進行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根據地域特色結合季相變化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區綠地應該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配置效果,創造出優美、長效的花卉風景,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3.植物造景過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區綠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應適應綠化的功能要求,適應所在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點,選擇抗病蟲害強、易養護管理的植物,體現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地域特點。要充分發揮植物的各種功能和觀賞特點,合理配置,常綠與落葉、速生與慢生相結合,構成多層次的復合生態結構,達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諧。植物品種的選擇要在統一的基調上力求豐富多樣,要注重種植位置的選擇,以免影響室內的採光通風和其他設施的管理維護。 三、居住小區中植物的選擇 1.居住小區中植物的具體選擇方案。 小區內道路分連接各小區分區之間的主幹道和連接小區宅前道路的支幹道、小道。樹木配置以規則式、行列式為宜, 在不影響採光的情況下,宜配植以造形優美, 有季相變化的落葉喬木, 如垂柳、欒樹等, 以遮擋東西向的太陽輻射, 在夏日為行人提供綠蔭, 喬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 如紅檵木球、海桐球、水蠟球、榆葉梅球等, 適當點綴幾組常綠樹, 如檜柏球、千頭柏,使道路兩旁春季有花、夏季蔭濃、冬季有綠, 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觀, 增加綠色空間層次。但小區內各條幹道綠化樹種不宜雷同, 每條路都應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 2. 居住小區中綠化植物配置原則。 ⑴ 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居住小區中進行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用喬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再進行空間的分割與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 ⑵ 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蔭好乘涼,秋季多變看葉果,冬季蒼翠不蕭條。」這首詩道出了季節變化及對小區設計的最直接要求;應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⑶以草本花卉彌被木本之不足。 雖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較煩瑣,但是相對來說更易於成為造景要素。在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小區中植物的色澤、花型、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生態長勢等方面,使之互相協調。 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在合理運用植物、園林小品、園路和鋪裝等前提下,強調園林景觀與生活、文化的緊密連接,在空間組織上達到一步一景,景隨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時兼備觀賞性和實用性,在綠地系統中形成開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娛樂設施,使休閑、運動、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間與設施融合在園林景觀中,營造有利於發展人際關系的公共空間。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條件下,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遊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這是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⑶ 小區景觀設計理念怎麼找
:
一、生態原則
人居環境最根本的要求是生態結構健全,適宜於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小區景觀的規劃設計,應首先著眼於滿足生態平衡的要求,為營造良好的小區生態系統服務。
品評小區景觀優劣應把握的尺度,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序為:生態尺度、舒適尺度、美觀尺度。其中,生態尺度是品評小區景觀水平的根本尺度。而舒適、美觀,則是與小區的檔次相匹配的。不同檔次的小區,可以有不同的舒適尺度和美觀尺度。但是,各個檔次的小區,都無例外地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滿足生態要求的基礎上求舒適、求美觀。
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住宅小區景觀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綠景、水景、山景、石景等等設施來調節空氣質量和豐富視覺感受。當然這絕不是說「綠色住宅」等於「綠化住宅」。現在講的「綠色住宅」是由「室內環境」和包括綠景、水景等在內的一整套「室外環境」的保護、改善措施來造就的。但對景觀而言,主要通過綠景、水景、山景、石景等等設施來改善環境。這一點是要說清楚的。
現在愈來愈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即小區綠化應採取「喬木、灌木、草坪立體綠化,以喬木為主」的方針。這是因為,喬木的造氧、造蔭、美化功能都很好。喬木比灌、草更有利於改善空氣質量,有更好的生態效益。高大喬木所形成的林蔭大道、林蔭廣場亦更宜於居民室外休憩和觀賞。杜甫詩雲:「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茂林、修竹皆是佳景,舒適、美觀就可以兼得了。
這里所講的美觀,可以稱之為「生態美」。生態結構健全的人居環境,都會給人以一種生機蓬勃的外在美感,即「生態美」。
美化人居環境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美學手段和審美取向,但應將「生態美」作為的最高境界,作為首要的和主要的美學取向。
因此,筆者以為,隨著小區環境的「審美」問題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應該把「生態美」這個美學現象作為一種科學,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經濟原則
小區景觀的經濟性,就是既要顧及造園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這關繫到售價和開發利潤;更要顧及長期的養護成本——這關繫到物業管理費用。堅持經濟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國外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大都崇尚樸素,經濟實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鋪張設施。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三、文化藝術原則
我感到,現在應特別注意和加強研究的是小區景觀的文化藝術性問題。
小區景觀絕非是草樹花石、亭台樓閣的簡單雜亂堆砌。雖無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藝術法則。目前,各地造園水平參差不齊,既涌現了不少精品,也出現了一些不能稱為成功的作品。後者大致有兩類:第一類是藝術水平較差;第二類是藝術水平雖高,但有些鋪張過分了,「過猶不及」,也不能算是成功。而對第一類來說,就迫切需要在提高造園藝術水平上下功夫。
當前,要十分注意防止一種傾向。即在小區景觀、綠化美化上做足了文章,而卻沒有切實地在營造住宅內部生態環境上下功夫。外表看看很漂亮,但室內環境卻不如人意,甚至很差。例如日照、通風、使用功能、結構布局、戶內活動線,以及私密性等的設計方面,不符合生態和實用、舒適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了滲、漏、裂等建築質量通病。對此,居民輒有煩言,甚至引發糾紛。
⑷ 如何打造特色住宅區景觀
綠動園林認為打造特色住宅區景觀可以從以下三點來進行規劃設計:
1.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特色的分析-特色的源泉
2.空間結構、建築形象、地貌路徑等設計-特色的構建
3.景觀細部處理與綠化設計-特色的強化
⑸ 如何做好住宅區景觀設計
比如:主景觀區、老年活中心區、休閑區、兒童活動區
布置什麼景觀要圍繞你專小區的主題屬定位,比如:可以採用一些植物、著色、材質、布局方式.....
東北那邊按說水景有點費,石景觀可以,再就是考慮一個四季的季相色彩.........
⑹ 住宅景觀設計規范有哪些
一、總則
(一)園林景觀工程設計專項資質設甲、乙兩個級別。
(二)本標准所稱園林景觀設計是指:風景資源的評價、保護和風景區的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園林綠地、景園景點、城市景觀環境、景觀照明的設計;園林植物、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種植的設計。
二、標准
(一)景觀設計資質甲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
(3)近二年內完成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5項,或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
2、技術條件
(1)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8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和數量,應符合「配備表」中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1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2)企業管理組織,標准體系,質量體系健全,宜通過ISO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
(二)景觀設計資質乙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2、技術條件
(1)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6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的技術人員的數量,應符合「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及固定的工作場所;
(2)有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和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擔業務范圍
(一)景觀設計資質甲級
可承擔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其設計范圍和規模不受限制。
(二)景觀設計資質乙級
可承擔Ⅰ級或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下的Ⅱ級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設計。
⑺ 居住區(住宅區)景觀設計的要素有哪些 要素定義是什麼
景觀設計要素是組成居住區環境景觀的素材。
常見分類分為九類:1.綠化專種植景觀,包屬括植物配植、宅旁綠地、隔離綠地、架空層綠地、平台綠地、屋頂綠地、綠籬設置、古樹名樹保護2.道路景觀,包括機動車道、步行道、路緣、車檔、纜柱3.場所景觀,包括:健身運動場、游樂場、休閑廣場4.硬質景觀,包括:便民設施、信息標志、欄桿或扶手、圍欄或柵欄、擋土牆、坡道、台階、種植容器、入口造型5.水景景觀,包括: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觀用水6.庇護性景觀,包括:亭、廊、棚架、膜結構7.模擬化景觀,包括:假山、假石、人造樹木、人造草坪、枯水8.高視點景觀,包括:圖案、色塊、屋頂、色彩、層次、密度、蔭影、輪廓9.照明景觀:人行照明、車行照明、場地照明、安全照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小區住宅景觀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因地制宜,需注意問題總體有以下幾點
一、環境設計、小區內部綠化要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根據降塵度、空氣濕潤度選
擇適合植被綠化地面
如設計右觀賞湖泊等水化設備,應建設在單獨的散步園林區內
二、樓之間跨度、盡量滿足所有房屋的光照時間,樓面方向(根據當地實際風向
而定),不易迎風建造,這樣會增加房屋內部塵土量,及雨水沖刷痕跡不均勻
三、層高設計、一般小區沿路區域會選擇建設高層商住建築,建議不要設計太高,
可設計12 層商用建築,小區內部設計26 層或以上高層住宅,這樣可保證其他多
層住宅地層住戶的光照、視野等
四、大門位置、如條件便利,可設置兩個門,入口與出口,方便住戶快速方便的回到自己家五、道路規劃、如果小區有兩個大門,可設計4、6 米寬車行道路,單向行駛,
路旁不礙事地方可設計停車位,A 門進 B 門出,如果小區只有一個大門,建議主
路6 米最有,主路不設計停車位,雙向行駛
六、停車位、自行車棚等設計,應選擇離保安人員比較近切可目測到的地方建設,
但不應選擇樓下等妨礙行人及火災應急的地方,一般建議大門外規劃停車場或小
區內部大門右內側(門房由後面)或後面高層附近
七、消防通道、安全保障,這兩點看情況而定了
只能大概介紹這么多,具體設計要看區域、地理位置還有總體構想規劃等補充一點八、地面高度應高於馬路40-50 公分為好,方便排水,地下停車場入口漏天處應
設置防水提,高度15 公分作用,防水提外延設下水管道,地下車庫旋轉方向為
順時針旋轉,每層樓周邊都要設立水流引導渠,特別是樓梯口及 地下室窗戶處,散水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