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得房率怎么看的越大越好吗安居客上面怎么看得房率
得房率也不是越高越好,电梯住宅,70%-80%属于比较合理的区间,2000年后新建商品房版,得房率较低权的房子一般房型、舒适度较高,得房率越高房型越差、舒适度也不佳,很压抑。上海地区高档商品房的得房率一般在75~78%左右。安居客上是看不到得房率的,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房产证上所记录的建筑面积就是这个分母总和,不会单独列的,包括房主本人在内是不会知道自己房子的确切得房率的,如果一定要知道,就去房管局去查你们小区的档案。
② 得房率怎么算
一、这个公寓是复式,从图上看下层和上层的套内面积是一样的。所以该公寓的套内面积=上层套内面积+下层套内面积=44+44=88
二、图上标明下层建筑面积是56。忽略端部房间面积的微小变化,平均每户的建筑面积计算为1136/20=56.8,与56基本一致,说明公摊部分只有本楼层,没有建筑其他楼层的公用部位。(17旁边的应该是设备房间,计算在公摊之内)
三、公寓上层没有公用部分,公摊面积=0,所以上层建筑面积=套内面积=44
四、该公寓的建筑面积=上层建筑面积+下层建筑面积=44+56=100
五、该公寓的得房率=套内面积/建筑面积=88/100=88%
六、该公寓的公摊面积=100-88=12
(2)怎么能知道某楼盘得房率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一、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二、物业类型。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三、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四、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五、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③ 你知道得房率是怎么计算的么
现今购房者在购房时通常只会关注住宅的建筑面积,但是实际测量后会发现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大。而这就是得房率的的问题。得房率高就意味着家里“变大”不少,空间相应变大,可利用空间也就变大。
得房率一般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销售面积)之比。
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什么样的住宅得房率高
1、 公摊面积小的房子
公摊面积小的住宅得房率较高,受楼高、楼层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建筑的得房率存在着差异。楼梯、公共走道、电梯所占的面积都要算在公摊面积里,这些配套设施都需要占面积,也就是意味着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
2、 总楼层低的房子有着高得房率
很多情况下,低楼层比高楼层得房率低,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公摊比例也就越高,得房率也就越低;其中,多层比起高层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得房率更高。
3、 板楼比塔楼的得房率要高
板楼的得房率更高,特别是户型方正的板楼,通常有80%以上的得房率;而塔楼因为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导致得房率低,通常只有70%左右。
4、 户外使用面积大的,有着高得房率
很多开发商房会通过尽量扩大使用面积的方式来提高得房率,常用的方法就是建造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这样不会额外增加公摊,但是却增加了得房率。
得房率越高越好吗
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合适,得房率过低会提高使用面积的单价,但是得房率过高会降低居住质量。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如果得房率特别高,只能说明楼梯的宽度、公共走道、电梯等配套不是很完善。楼体电梯间、走廊等公摊面积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公摊面积大也不一定是坏事,虽然住房实际使用面积相对少了,但公共活动空间也相对大了,居住的舒适感也会提升。
如果一套房子的得房率是100%,那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和走道的。这样的房子如何住人?还会有人要吗?所以,不能片面地看待所谓的高得房率,主要还得看公摊面积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
得房率过低当然性价比不高,得房率过高又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
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得房率多大才合适?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9-2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④ 得房率怎么计算
得房率=套内使用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计算方式案例:小明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m㎡,套内建筑面积为83㎡,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舒适度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4)怎么能知道某楼盘得房率扩展阅读
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也需要一个度。
如果一套房子的得房率是100%,那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和走道的。这样的房子无法住人。所以,不能片面地看待所谓的高得房率,主要还得看公摊面积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
得房率过高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
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得越来越高,一些档次高、配套齐全的小区,就会做大的会所、休闲设施等公用建筑,公共走廊会做得宽敞,电梯比较多,以致这个小区总的公摊高一些,但是小区整体档次高了、品质提升了。
⑤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
一、什么是得房率?怎么计算?
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例如:小明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建筑面积为83㎡,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三、新房的得房率怎么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户型图或者楼盘宣传中,不会直接展示给购房者。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人员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
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住建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
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住建委报备。住建委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积、车位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周边配套、建设程序等。
以北京为例,具体操作步骤:打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在首页点击“房屋管理”,在“房屋交易”中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下搜索你想查询的楼盘信息,找到在售楼栋信息,点击“查看信息”,查看“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⑥ 如何知道某楼盘高层的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版就是权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7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购房合同上就注明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但最后收房的时候面积会略有出入(去开发商哪里可以具体的查)
⑦ 从哪里查自己房子的得房率
1、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最高,基本控制在85~90%,小高层得房率约80~85%,高层一般在内75~80%,办公楼为55~60%。
2、得房率容: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3、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4、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也需要一个度。
⑧ 买新房,得房率怎么看越高越好吗
买新房时,得房率可通过公摊面积计算出来,一般情况下都可从公摊面积直接反映出得房率。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同建筑形态的得房率合理数值并不同。
不可一味追求“高得房率”
房屋得房率在80%左右最合适,居住舒适又不会分摊太多,不会因为缩小公摊面积而造成公共部分过于狭窄,影响居住舒适度。
从居住舒适度角度说,得房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居住舒适度。从价格角度来说,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划算。
资料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该内容仅在北京适用
⑨ 得房率应该多少才合适买房前怎么查得房率
买套100平米的房子,到手才70平米,是不是感觉不大爽?“得房率”这个词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被如此重视。
得房率又称使用率,它的计算公式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这个指标是衡量房子性价比的重要指标,得房率高的房子,使用面积越大。
得房率决定了房屋性价比
公摊面积是每一户都有的,简单地说,就是所有住户掏钱购买公共使用面积,得房率+公摊率=1。公摊越大,得房率就越低。
我们买房时,一般都是按建筑面积确定单价,不过在合同中,也能看到套内单价。如果面积相同,得房率不同,在套内单价上会直接体现出来。
举个简单例子,两套建筑面积100平米,单价均为2万元的住宅,得房率分别为75%和80%,使用面积分别是75平米和80平米。如果按照套内面积计算。75平米的单价为2.67万元/平米,而80平米的单价为2.5万元/平米。得房率低的房子实际套内单价要高出1700元/平米。两套房的性价比高下立判。
不过对于得房率而言,并不能一味追求更高。这一点我们从公摊的用途就能看到。
一般公摊面积有楼梯间、电梯门廊、电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不够,这些公共部分势必缩水,对出行会有相当的影响。塔楼相对于板楼更便宜,就是因为公摊更大,实际得房率偏低。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并没有针对得房率的专门规定,不过各房企对得房率都有一定标准,高层建筑不能低于70%,多层建筑不能低于75%,不含开发商所谓“赠送”的面积。
怎么查看得房率?
关于得房率一般人都是从销售口中得知一个平均数值,难以从广告和宣传册页中看到。不过开发商项目开盘时会展示销控表,该表提供的数据有单价、朝向、户型、楼层、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购房者可自行计算。
另外,建委网站上也能查到相关信息。房企在开发项目时必须向建委报备。该项目的规划也很清楚,其中就能查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7-0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