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定来按约定办理,没有约自定参考如下法条办理。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预售的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承购人应当依法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手续。
由于开发企业的原因,承购人未能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开发企业和承购人有特殊约定外,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什么买楼盘资料扩展阅读:
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所需费用:110 元手续费,明细如下:80 元工本费、25 元地籍图费、5 元贴花费,如顺利 20 天后可拿到新的 房产证。
第二种情况:有房有贷
办理流程及费用:
1、先去银行办理*押变更手续(具体事宜请咨询各银行)。
2、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所需费用:除支付上述 110 元手续费外, 如贷款是纯公积金的,还需另外支付 100 元;如贷款是组合形式的(公积金+商业贷款),还需另外支付 200 元。
3、其他步骤同“有房无贷”。
2. 楼盘买房需要问及什么
一、买房目标的确定
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购房的前提。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不要一买房就是要买三室两厅,做到一步到位;而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好好规划一下,其实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而培养有梯度的消费观很重要。
二、买房首付款的积累
买房首付款的积累——购房的关键。
首先初定一个目标,比如毕业后5年内支付一个首付款,那么就为了实现自己这个目标,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资金出来,制定出一个定期定额的计划。因为如果开通了定期定额的强制储蓄计划,那么每个月必须得固定提出一笔资金,从而意味着可用资金必定减少,那么消费一定可以更加理性。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一笔财富。此外,建议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后陆续返还,缩短积累时间和降低潜在的涨价成本。
三、买房常识的学习
学习一些地产基础知识——购房的必需。房屋因为涉及的金额巨大,购买它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行为。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着成熟和专业的房屋经纪人可以为个人购房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也比较规范,个人买房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过程也比较轻松。但是,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培养出这种专业的针对个人购房者的房屋经纪人。因此,买房前学习一些房地产基础知识是必需的。
四、买房范围的筛选
选择适合自己的楼盘——购房量力而行。 面积小、首付少、总价底的楼盘适合年轻人。建议可购买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开盘的小户型。二手小房子的优势是交通便利、配套方面成熟、价格相对优惠;此外,由于年轻人的工作流动性还相当大,所以考虑一个交通合适的地方,即使工作变换而搬迁,出行还能依旧方便。新开盘的小户型的优势是户型更合理、居住舒适性较高、未来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五、出行时间成本的节省
购房前还应考虑出行的时间成本。因为我们不难发现,穿越城市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正变得越来越昂贵。如果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那么1月=60小时=2.5天,1年=730小时=30天,50年=36500小时=1520天=4年。
开车或乘公交车的上班族,若平均一天有两个小时花在交通上,一年就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待在车里。如果把这每天花掉的两个小时集中起来,连续不断地坐一个月车,或不眠不休地开一个月车,就能体会其时间数量的可观了。反之,如果把这些时间花在工作上或其他方面,则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如果再将时限放大到50年,时间成本的价值就显得惊人了。
确定5公里生活圈
提醒要买房的朋友,把握5公里生活圈,是衡量购房效益和购房质量的一个有效参数,支出的成本越小,表明所购房屋的性价比越高。这样一来,买房后额外付出的钱也会越来越少。
六、购房费用的了解
在确定了买房的目标和范围之后,一些购房的基本费用是一定要提前计算的,虽然这些费用表面看起来似乎不多,还有些是固定值,但是与以后的房屋总价结合起来计算的话,它们的费用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买房时注意掌握八大策略:
策略1 向售房者提出“一个要求”
购房者可以向售房者提出能否将售楼广告的确切内容写进购房合同?以此可见该广告内容虚实。
策略2 预售许可证审查掌握“两个要点”
查看预售项目是否与销售楼
盘名称相符?
查看所购房屋是否在预售范围内?
策略3 进售楼处要能经过“三道关卡”
“逼订”关:售楼人员以所购房屋紧俏来“逼”你尽快下单。
“封杀”关:出于“捂销”“惜售”目的,售楼人员会很自然地告知你最看中的那套房屋已售,让你放弃第一需求。
“以情动人”关:售楼人员“热情洋溢、百般周到”的贴身服务,让你感到不好意思不下单。
策略4 下定金做到“四个明确”
明确所构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价格。
明确签正式买卖合同时间。
明确定金数额和交付时间。
明确定金返还形式。
策略5 考虑实际购买房屋的“五个差异”
环境、布局的差异。
家具摆设的差异。
装修材质的差异。
做工粗细的差异。
设计细节的差异。
策略6 参与内部认购把握“六个关键”
审查开发商除预售许可证以外是否具备“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
审查工程施工合同,看清交房期限。
审查工程现场,了解实际施工状况。
审查该楼盘是否有法定查封或其他权利受限情况。
审查是否有预售证,如尚无预售证,签订的订购协议应当只涉及定金,以免被认为是预售合同而被撤销。
由于内部认购有风险,“订购”协议应加重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策略7 签订购房合同抓住“七个约定”
约定所购房屋标的物状况:如毛坯房还是全装修房?土地来源?房屋基本情况?包括套内、建筑、公摊面积、高度等约定。
约定付款方式是否与工程进度挂钩?按揭办不下来时的处理方式等。
约定对双方公平的违约责任及合同解除条件。
约定面积误差处理办法。
约定包括所有材料、品牌的房屋装修菜单、房屋交付质量标准以及保修责任的承担。
约定屋外小区环境布局,房屋位置图必须入约。
约定小产证办妥时间。
策略8 房屋交付验收“八个步骤”
要求开发商提供合同约定的交房资料。
根据合同约定的房屋装修标准逐项验收房屋。
购房者在房屋验收中如发现问题即提出书面异议和解决方案,交卖方认可。
如验收过程中不存在可约定退房或拒绝交接的问题,办理交接房手续。
按合同约定付清房款,多退少补。
房屋存在装修质量问题的,购房者在接到开发商第二次通知后,对房屋装修质量按约定标准再次验收。
问题解决后办理入住手续。
入住后发现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应及时报修
3. 大家都喜欢买什么样的楼盘
楼盘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
太小的,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太高,今后会造成没有物业公司愿意入驻。
太大了,会有各种利益纠纷,各种无下限手段,七个人八个主意,整个小区乱哄哄的。
4. 楼盘开盘购买者要做些什么
楼盘开盘购买者要做这些:
1、带好身份证,个人征信报告等相关材料和证件。
2、之前有认筹的客户还需要带上认筹单及收据。
3、带上定金。
4.、提前联系置业顾问,早点入场排号选房。
5. 买房 楼盘 开盘 加推是什么意思
开发商建房子拿到预售许可后就可以卖房子了。
买房:开发商把手上的房源卖出去,买进的人就是买房人;
楼盘:楼盘就是一栋楼的名字就是楼盘;
开盘:开盘就是开发商预售许可拿下来后准备进行卖房的那天就叫开盘,也是开盘后就能进行买房手续了;
加推:加推就是比如开发商有5栋房子,开盘当天只卖一栋,结果太火爆马上就卖完了,开发商会根据情况把其他4栋的房子拿出一部分在卖就是加推。
居住区中的环境设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会有许多视觉上、使用上的兴奋点,而这些点必须有一个内在的秩序将它们统一组织起来,形成既独立存在又集中有序的画面,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服务,而非设计师表现个人色彩的场所。
(5)什么买楼盘资料扩展阅读:
房屋验收条件
房屋必须有质检站核发的房屋质量合格证明。按照有关规定,房屋交付使用前,必须要经区级房屋质检站验收合格,才能允许住户居住。在查验此合格证件后,住户自己也要对房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凡竣工的工程,一般须做到“五通一平”即煤气、上水、电热、污水、路通,一平即楼前6米、楼后3米场地要平整,不准堆积建材或杂物,以确保进出安全。
要做到煤气表、电表(单元表)、水表三表到户。室内清扫干净,水池、水盆、粪桶、垃圾道、门窗、玻璃、管道清理干净,无污物,达到窗明地净,地漏、雨水等处无堵塞杂物。
高层住宅楼生活供水系统,必须具有卫生防疫部门核发的用水合格证。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地区的水质严重超标,有些小区生活用水全部是靠自己打井取水,为了保险起见。
6. 买房子主要看什么(新楼盘)
1、房子的朝向;2、房子的格局;3、地理位置;4、周边环境;5、周边的基础设施;6、性价比;7、是否有升值空间;
7. 买新楼盘要注意什么
买房注意事项(购买阶段)
一:了解开发商背景和资质。选择有实力的开发商很重要,正规的开发商在房屋质量,合同签署,产权办理等方面均有保障。
二:社区周边的大环境和配套。市政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楼盘的升值。
三:社区内部规划。1.供暖转换站,垃圾处理房,车库出入口,配电间等位置对所选房屋是否有影响。 2.楼宇的部署,有没有再建的可能,楼间距及采光的影响。
四:投资业主要分析社区内及周边居室数量比例,自住业主看个人需要。
五:其他的例如面积误差,层高净高,产权办理时间等正规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都已经有明确规定。检查房子要检查内墙、地、顶、门、窗以及防水处理、外墙、楼道、房屋面积、公摊面积等是否与合同一致。面积涨缩不能超出3%。超3%以内买方按买房时单价据实补付给开发商;缩3%以内开发商按买房时单价的双倍赔付给买方;面积误差不管涨缩买方都可以要求退房,3%以内按银行同期活期利息退款。
1.交钱时要注意收据上每笔金额的用途(如购房款、大修基金、各项税费、水电气闭路电话等的初装费等)要一一写明。
温馨提醒:若买期房,首先要看下“五证”:房地产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 程开工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简称“五证”。其中前两个证由市规划 委员会核发,《开工证》由市建委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市国土资源 和房屋管理局核发。
8. 想买新房,去哪儿查楼盘资料比较靠谱啊
LZ可以去爱房网上看看,这是国内首家专业新房导购信息平台,我很多朋友买内房子都是去这个网站查各容个楼盘的消息的,信息的准确度绝对是有保证的。
如果LZ看中了哪个楼盘,在爱房网上能很容易的找到相关的信息,连新房的房源信息都能精准查到,在这个网站上甚至可以了解到每一套在售房源的楼号、户型、朝向等各种细致入微的信息,而且上面的价格也非常透明,同平方同户型的总价是一样的,不像有的网站也是均价,所以看到合适的再去看房子也就可以了啊,也省的我们满大街的跑了,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
9. 去看新楼盘要注意什么.怎么才买到自己喜欢的房``
1.考察开发商资质
购房者决定到某个楼盘看房前应先到房地产相关部门调查该楼盘开发商资质相关情况,检查该开发商“五证两书”是否齐全。
同时,购房者还可以通过对该开发商已经开发的楼盘进行比较参考,详细了解该开发商信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2.考察交通便利程度
交通情况决定了今后生活在该小区出行的便利程度,购房者可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方便的地段。
考察交通情况应应重点考察小区与公交车站距离、公交线路数量,小区出入口位置。一般来说,小区与公交车站距离在200至300米相对比较理想,周边公交线路不能过于单一,小区出入口应位于交通主干线路边,有车族还应看附近有没有加油站、机动车修理店等。
除当前交通情况外,购房者还应了解今后一段时间所选区域周边交通规划,为未来出行及房屋升值做长远打算。对于大连市民来说,可查阅地铁线路、轨道交通规划图,结合未来新火车站修建位置选择合适的地段。
3.考察小区配套设施
小区配套情况是衡量住宅价值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购房者日后生活的舒适、便利程度。因此,购房者应首先考察小区配情况。
小区配套设施包括市政基础配套(供水、排污、电力、电信、燃气及供热、道路)、公共设施配套、安全保护设施几方面。
购房者应重点从基础设施、楼宇环境、商业网点设施的配套、教育配套、医疗配套几方面进行考察,看周围是否有超市、菜市场、公园、银行、医院、幼儿园、学校以及休闲、文化、娱乐等设施。
4.考察建筑质量
对于房屋的建筑质量,普通购房者很难深入了解,但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了解。
查:查询建筑、施工单位资质,一般来说,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越高,建筑的质量越能得到保障。
看:观察了解施工中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如钢筋、水泥品牌等,这些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质量情况。另外,可以观察墙体是否存在裂缝、勾缝是否平整,细节能反映出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如果细节上处理得十分到位,整体质量自然让人放心。
问:在看房子的过程中,向售楼人员详细咨询房屋质量情况,也可以向已经购买该楼盘的购房者或在施工现场向工地建筑工人询问。
5.考察小区环境
小区环境包括周边地理环境和社区内环境,周边地理环境可以从自身需求、升值潜力、自然环境几个方面综合考察。
考察小区内环境应重点关注“三率”,即容积率、绿化率、房屋使用率。
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绿化率都直接涉及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越高,容积率越低,住户就越舒服,一般来说,30%~40%的绿化率可以保证小区的环境品质;对于房屋使用率,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要求高层建筑使用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使用率不得低于75%。专业人士认为70%至80%的使用率都是合理的。
购房者可以过开发商提供的容积率、绿化率、楼间距,居住密度几方面结合自身观察进行综合判断。
6.考察物业管理情况
购房者在实地看房时还应注意考察物业管理水平和质量,因为购房后要长期生活在该小区,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好,以后的生活就会方便、安心很多。
对于物业公司的考察,应该从物业公司的品牌信誉、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几方面进行。品牌信誉较好的物业公司在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社会信誉方面都相对更好些。购房者应了解物业管理公司今后将提供哪些服务,服务标准是什么。另外,还应问清物业收费标准,物业管理的收费关系到每月支出费用,服务项目越多,费用也相应增加,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7.公摊面积问题
商品房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
1、各产权户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不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
1、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设施或架空层。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原则为:产权双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文件或协议计算分摊;无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可按建筑面积比例进行计算分摊。
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1、多层商品住宅楼,须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再按幢内的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2、多功能综合楼,须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内不同功能区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再按幢内各功能区内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内容如有变化,应以建设部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为准。
一般来讲分摊面积是整栋楼的公用面积,当然房屋楼体的墙壁也在里面,带电梯的房子公摊相对大点
购房者买房时,一定要注意公摊面积是否合理,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少,高层住宅由于公共交通面积大,公摊面积较多。高层一般在18%~26%之间,而多层则在11%~1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