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样的户型公摊多几平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同样的户型公摊多几平米,对以后你再卖房交易都有很大的影响。
B. 户型和地段哪个更重要
楼主,你好
如果打算以后会换房子,就可以先以地段版为主,毕竟好地段会很方便,各权种配套也齐全。建议先选择一房或者小两房暂时住着,一方面地段好的单价都比较贵,另外以后换房的时候,小户型不管出租或者出售都比较容易出手。如果打算买来一直住,就应该以户型为主,即使现在地段不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各方面都会跟上的。既然一步到位不换房了,建议买个大户型,选房的时候注意楼层朝向的选择,现在多为高层,最好选择10楼以上的,采光和视野都比较好,也不要太高了。朝向最好选择客厅和主卧都朝南的,能保证采光也不会太热。
更多房产知识,点击左下角“楼盘网”.楼盘网,为爱找个家.
C. 公摊面积和户型有关吗
高低来和公摊面积是没自有关系,或者说关系很小。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
1.
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
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这些部分的占据面积越大公摊则越大,当然一般楼层增高电梯户数等配套会相对增多,公摊会相对增大。
D. 户型的大小去除公摊哪个得房率更高
我感觉还是买户来型大的是比较合适的源,因为在居住的条件下它的居住环境也是非常好的。如果去除公摊的话,小户型的房子确实虽然价钱比较合理。但是他的居住环境肯定是差了很多。一般看经济条件,如果经济条件好,一般都是买户型大一点儿的。
E. 在商品房买卖中,大户型与小户型的公摊面积一样吗
公摊面积是按比例来分摊的,例如公摊20%,那么200平大户型公摊就是40平米,而50平米小户型公摊就是10平米。
F. 公摊面积多少比较合理
1、多层公摊率10%-15%,140平米公摊面积14平米-21平米之间合理。
多层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没有电梯的多层,公摊系数少,一种是有电梯的多层基本接近小高层的公摊,平层布局一般是一梯两户的格局,公摊率一般不超过15%。
140平米的户型按照公摊10%-15%进行计算:公摊面积14平米-21平米之间,实际使用面积119平米-126平米之间。
2、小高层公摊率15%-20%,140平米公摊面积21平米-28平米之间合理。
小高层一般都是有电梯的,楼层布局与多层一致,一梯两户的格局。公摊率一般不超过20%。140平米的户型按照公摊15%-20%进行计算:公摊面积21平米-28平米之间,实际使用面积112平米-119平米之间。
3、高层公摊率20%-25%,140平米公摊面积28平米-35平米之间合理。
高高层一般都是有电梯的,楼层布局出现变化,一般规划两梯四户的格局。公摊率一般不超过25%。
140平米的户型按照公摊20%-25%进行计算:公摊面积28平米-35平米之间,实际使用面积105平米-112平米之间。
(6)户型和公摊哪个更重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公摊面积划分按照幢为单位,每个户型只分摊幢内的公摊。
每个户型公摊面积大小主要取决公共面积的大小,而这个公共面积的范围是有限定的,规定只能是户型坐在楼栋的公用面积,不相互连接的公用建筑不能分摊。小区内存在极个别的服务全小区的公用面积,这部分面积将由全小区住户共同分摊。
2、公摊面积一般包括楼梯间、设备房、一楼大堂三个部分。
一栋楼的公摊面积主要集中在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楼梯间:每层楼都有的共同电梯间、公共走道、公共楼梯间;
第二部分是一楼大堂:大堂面积在老房子并不突出,但随着居住品质的提高,大堂面积越来越大,在公摊面积中占比开始扩大;第三部分设备房: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变电室等。
G. 户型和面积哪个更重要
户型和面积哪个更重要;
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是优先满足面积;
在一定面积条件满足后考虑户型。
H. 户型,朝向和楼层哪个更重要
都很重要。
南北通透是户型中最好的选择。采光通风好。全南向夏天会比较闷热版,如果是低楼层权并且前有遮挡的话,建议不作为最优选择。西南与东南相比,东南向较佳,采光时间长,东升之阳不是太热,光线好,让人起床全心舒畅。西南向比全北全南向佳,避免夏天太热现象。
楼层:对于6层的板楼来说,3层4层最好,如果是高层,要避开9层到12层,因为这几层位于中间,是通俗中的扬灰层这是其一,另外上下楼层之间的装修影响比较大。
(8)户型和公摊哪个更重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越小,小区越舒适。
楼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以及左右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关系到采光好坏、私密性高低、消防安全、噪音大小等。
层高、净高:层高是建筑物的层间高度,即本层楼面或地面至上一层楼面或地面的高度;净高指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梯户比:电梯数和每层楼住户数的比例。梯户比直接影响电梯等待时间、公摊面积的大小、通风采光好坏和居住的私密性高低。
I. 商品房户型面积小公摊系数越大吗
这个回答有点来牵强。
公摊系数与源房屋平面设计有关。只有当每个单元设计的公共部位的面积恰好相等,而单套居室面积较小的集中于某单元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摊系数不同。
其实这也没啥好纠结的。自己住的套内房屋相对较小,总不可能让楼道也随之狭小,那多不舒服啊?
高级的公寓楼,公共部位都很宽敞的,公摊占25%以上。这是理念的差别。不要去刻意追求公摊面积极小,那样的房子人生活得难受。
J. 同一栋楼,同一个户型,同样的面积,公摊面积一样么
公摊面积一样。
公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套内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公摊是15%的话,那每层每户的公摊都是15%,所以不会像你说的,你6%人家26%
面积风险规避方法
新启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附件标明了"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 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但只列明了应分摊的部位及其构成,具体数据仍不确定,所以仍然存在着开发商让业主多摊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总结了几招,提供给购房者参考。
第一招:索取公摊数据;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让发展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也可以要求发展商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第二招:查阅有关资料;
业主们有权自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规划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最终设计图纸或者最终设计方案、最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第三招: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
《商品房买卖合同》第三条和附录二中有关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条款,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并在附件二"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
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万一真的发生了纠纷,唯一的选择就是诉之法律,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当然,我们期望的是,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政府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发展商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普通购房者的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